当代城市青年婚房视觉空间的审美特征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古至今人们都有情感或婚姻这样一个历程。本文通过视觉空间这个观察点,仅就当代中国城市新婚青年婚房的历史演变来探索研究当代城市青年的审美特征。为此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和两个维度。(一)三个阶段分别是:(1)20世纪80年代,(2)20世纪90年代,(3)21世纪至今;(二)两个维度分别是:第一,三个阶段城市青年婚房的视觉空间在客观上的演变特征,婚房视觉物质空间快速发展,呈上升趋势;第二,不同阶段的城市青年婚房视觉空间的审美需要差异,作为婚房主体的城市青年的主观精神呈现下降趋势。通过三个阶段城市婚房视觉窗口的角度,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反映在城市青年婚房视觉空间中审美的变化。以田野调查、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的方式,对当代城市青年婚房视觉空间的审美特征做了系统研究,指向背后的新婚城市青年的审美取向,反映两个人的情感,得出相应启示。本选题的话题核心是通过当代城市青年婚房视觉空间中形态功能和室内设计的流变现状,来窥探城市青年对婚房视觉空间的审美是如何变迁的,审美变迁在城市文化的语境下呈现出两个方面的趋势,一方面是80年代到当下三个阶段婚房物质视觉空间的审美特征。80年代婚房视觉空间呈现实用即审美的特征,形态基本上是福利分房,或者腾出一间平房来做婚房,室内设计强调实用至上,开始有装饰的萌芽,主要由家人朋友一起来帮忙,用心布置婚房。90年代婚房视觉空间趋向多样化,形态功能向以厅为中心的起居型变化,逐渐重视室内设计,模仿英国、罗马等西方装修装饰风格。21世纪以来,婚房视觉空间进入一个多元化的泛审美时代。伴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婚房视觉空间的形态功能越来越完善,室内设计要求档次越来越高。而另一方面,从婚房精神审美空间的变化来看,80年代城市青年精神审美空间窘迫却相对平稳;90年代,城市青年精神审美空间需求越来越高,呈现世俗化的趋势;21世纪以来,城市青年精神审美空间选择越来越多,趋向审美泛化,同时消费对审美的压制越来越大,审美空间转向消费。综上,当代城市青年婚房视觉空间的审美特征总结如下:第一、婚房视觉空间由实用空间逐渐转化为审美泛化的消费空间:第二、婚房物质审美空间在不断发展,婚房主体精神审美空间却没有随之相应提升;城市青年对于婚姻的渴望,本来是应该通过婚房视觉物质空间的审美来体现自己越来越美好的婚姻生活、家庭生活、爱情生活、情感生活,结果是,客观上婚房买的越来越高档,装修装饰的越来越奢华、时尚、个性,但是城市新婚青年真正为了正在设想的婚姻生活、情感生活的需求却正在下降。当代城市青年在婚房视觉空间中表现出的审美困境值得深思。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应用阿米替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腹泻型IBS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
目的: 比较各种麻醉药物对视觉电生理的影响,为今后的视觉电生理实验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RETI-scan系统和银-氯化银角膜电极以及不锈钢针状电极对乌拉坦、戊巴比妥、氯胺酮、
欧洲天文学在明末输入中国,至清初取代了中国传统天文学。在此过程中产生中西优劣之争是很自然的事情。明末的冷守中、魏文魁等人,清初的杨光先,皆力言西法之非,中法之胜。而杨光
<正>《资治通鉴》卷二二九记载,建中四年(783年)十月,唐德宗在泾原兵变后被迫逃离长安,落脚奉天(今陕西乾县),被朱泚叛军围城,千里赴难的朔方军节度使李怀光在解奉天之围后,
随着PDP显示技术的发展,其制造工艺越来越精细,同时PDP电极缺陷的几率也随之增加。在对PDP电极进行通断检测的系统中,工件PDP电极板的自动校正也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为
目的探讨重症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急救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10月在我院诊治的30例重症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2010年10月至2012年5
十年磨一剑,其锐未可知。一个连续亏本15年的书店,是怎样实现了第16年的翻身?其领头人的毅力和信念来自何方?
同伴交往是指年龄相近或相同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是一个人从依赖走
经过近40年改革开放的探索和实践,中国走到了历史发展的关口。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既是国家内部凝聚意志的粘合剂,又是国际社会中备受瞩目的重大事件。历史反复证明,大国崛起
《资本论》是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著述,是诠释马克思思想最重要的文本依据。在当代新的境遇下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和层次,仍然绕不开这座"思想高峰"。第一,必须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