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海啸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海洋灾害,每次出现均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岸滩是人类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之一,海啸对岸滩资源的破坏是无可估量的。根据相关统计,海啸的出现会引起近岸岸滩出现大面积大幅度的侵蚀。同时,海啸也会对近岸防护建筑物基础造成冲刷导致结构失稳从而引发水毁。以上两种现状均归因于由于海啸作用造成的泥沙运动。因此,开展海啸作用下近岸泥沙运动特性以及水工建筑物周围泥沙运动对海洋灾害防治指导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啸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海洋灾害,每次出现均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岸滩是人类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之一,海啸对岸滩资源的破坏是无可估量的。根据相关统计,海啸的出现会引起近岸岸滩出现大面积大幅度的侵蚀。同时,海啸也会对近岸防护建筑物基础造成冲刷导致结构失稳从而引发水毁。以上两种现状均归因于由于海啸作用造成的泥沙运动。因此,开展海啸作用下近岸泥沙运动特性以及水工建筑物周围泥沙运动对海洋灾害防治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开源计算流体力学数学模型Open Foam,对其进行二次开发,引入了泥沙运动模块,建立了一套具有很高精度的岸滩演变及局部冲刷数值模型,并以孤立波类化为海啸波,对孤立波型海啸波的水动力特征、对沙质海岸演变的影响以及其在直立堤堤后的局部冲刷进行了分析研究。该研究对海啸灾害防护、直立式海堤设计以及岸滩修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和成果如下:(1)将推移质与悬移质泥沙运动模型实时耦合到开源计算流体力学Open Foam水动力模型中,构建了岸滩演变模型与局部冲刷数学模型。为了减少波浪在传播模拟过程中由于波能耗散高估而引得波高的衰减;在紊流模型中添加了浮力项,有效降低了波浪的衰减系数;采用VOF方法来追踪液面的变化;运用了动网格来捕捉床面的变化;运用有限面积法(FAM)来实现三维计算网格与二维计算网格数据之间的相互转换;引入了沙滑模型对畸形的底床地形进行平滑;采用牛顿液体剪切应力公式来替代传统的剪切应力计算公式。(2)运用系列相关物理模型试验对自主开发的岸滩演变与局部冲刷模型进行全面的系统的验证。运用波浪传播非破碎与破碎模型分别对波浪的浅水变形进行模拟;采用震荡流摩阻流速试验对剪切应力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悬沙运动与启动试验对悬沙模型中对流扩散方程的求解结果进行验证;利用闸门射流试验与海底管线冲刷试验对局部冲刷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运用孤立波下岸滩演变试验与直立堤冲刷试验对岸滩演变数学模型和局部冲刷数学模型进行验证。数学模型计算结果与物理试验结果拟合良好,证明了岸滩演变模型与局部冲刷数学模型的准确性。相比于现有数学模型,岸滩演变模拟精度得到了一定的提升。(3)运用验证后的岸滩演变数学模型对孤立波型海啸波作用下沙质海岸的岸滩地形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模拟,给出了孤立波型海啸波在斜坡上传播时的波形变化情况以及水动力特征分布,详细分析了孤立波在传播过程中的波面、流场变化情况,模拟发现岸滩演变主要发生在孤立波回落的过程中,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相一致;根据单个孤立波作用与连续多个孤立波作用后地形的变化情况,发现沙坝与沙坑的尺寸(深度和宽度)随着波数的增多而增大;同时利用悬沙对流扩散方程研究了海啸传播过程中的悬沙浓度分布特征,探讨了悬沙运动在岸滩演变中所占权重,给出了有、无悬沙输移时的岸滩演变形态,结果表明中粗沙底质条件下,相对波高(H/d)为0.2时,悬移质在岸滩演变中占主导地位,对于地形演变的主要贡献约占70%。(4)运用局部冲刷数学模型对孤立波型海啸作用下直立式海堤周围的局部冲刷进行了模拟分析,详细分析了波浪与直立式防波堤相互作用时的水动力特征、冲刷坑发展过程,给出了波面、流速随时间的分布关系,弥补了物理模型不能捕捉全部动态过程的缺陷。通过模拟,发现直立堤堤后冲刷坑主要是由于越浪水体冲击地面产生。为了探讨冲刷坑的主要影响因素(波高、静水深、直立堤出水高度以及堤前斜坡坡度),对多组工况进行了计算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冲刷坑位置与大小与波高、水深、堤身出水高度有着直接的线性关系;冲刷坑形态和尺寸对斜坡坡度敏感性不高,对堤身出水高度最为敏感。通过回归拟合法对最大冲刷坑深度进行了无量纲分析,得出了相关经验计算公式,可用于快速评估堤后冲刷坑深度。
其他文献
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引起了人们对全球污染的关注,推动了清洁能源的开发。微生物燃料电池可以实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是一种环境友好的产能装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希瓦氏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是研究较充分的一种产电菌,但仅可利用有限的碳源,如乳酸,这阻碍了其广泛的应用。直接在希瓦氏菌中整合异源碳代谢路径可以扩大其碳源谱,但复杂的长路径增加了菌株的代谢负担,导致其产电效率
碳纤维增韧碳化硅陶瓷(C/SiC)复合材料综合了碳纤维和碳化硅陶瓷的优势,具有高比强、高比模、耐磨损、抗腐蚀、抗疲劳等优异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军工、能源等领域。C/SiC复合材料具有各向异性和强韧性的特点,属于典型的难加工材料。磨削加工是C/SiC复合材料的首选加工工艺,但是磨粒作用下C/SiC复合材料的纤维、界面、基体损伤破坏机制以及材料去除机理尚不明确,加工表面和亚表面损伤
直喷汽油机颗粒排放质量轻、粒径小,这一特性使得其颗粒数量(PN)排放成为今后直喷汽油机排放控制面临的首要问题和技术难点。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采用汽油掺混丁醇的方式来改善直喷汽油机的PN排放。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包含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考虑到仲丁醇、异丁醇、叔丁醇相比于正丁醇在燃料理化特性以及潜在产能上的优势,研究了四种丁醇同分异构体对直喷汽油机颗粒排放特性的影响。汽油掺混丁醇同分异构体后,PN排放表现
溶藻弧菌广泛分布于全球海洋和河口处,适应力极强,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可感染多种海水经济养殖动物,主要经动物的黏膜、受伤的表皮或肠道侵染致病。环二鸟苷酸(c-di-GMP)广泛存在细菌中常见的细菌第二信使,调控细菌的生物被膜形成、毒力、运动及细胞分化等各种生理活动。研究表明,c-di-GMP在细菌致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参与调控细菌的多种生理代谢过程。目前,c-di-GMP在溶藻弧菌中研究较
城市污水的生物处理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经机械脱水后污泥的含水率仍高达80%以上,需要进一步深度脱水以降低后续处理处置成本。利用直流电场进行电脱水可以快速将污泥含水率降到60%以下,受到了业界的关注。通过污泥调质可以进一步优化电脱水极限及能耗,而目前的物化调质技术普遍成本较高,并且添加的化学物质对后续处理造成严重影响,较难实现电脱水技术的工业应用。本文基于污泥无氧生化反应后电脱水效率提高的实验现象发
中药产业是我国具有代表性和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产业体系,是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也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及创新体系一体化建设的有力抓手。然而受到创新能力不足,创新资源整合不充分等制约因素影响,一带一路中药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亟待完善。本文以一带一路中药产业的复杂性特征为出发点,通过构建基于复杂性的实证模型,深入探讨一带一路中药产业创新的共生机制、运行机制和驱动机
蜕皮是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整个生命周期中一个重要的生理过程,这一过程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同时也受体内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协同调控。蜕皮是以蜕皮激素合成为核心的蜕皮激素信号通路上下各基因级联调控的过程,如在昆虫纲动物中蜕皮激素信号通路上游高血糖激素(CHH)家族神经肽抑制蜕皮激素的合成,而蜕皮激素信号通路下游基因羽化激素(EH)和蜕皮触发激素(ETH)受蜕皮激素调
本文密切结合我国高端制造领域中对大型复杂结构件高性能现场加工的需求,系统研究了一种新型五自由度混联加工机器人——Tri Mule的整机弹性动力学建模、铣削稳定性分析,以及被加工表面三维形貌创成与表征的理论与方法,并开展了相关综合实验验证。全文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在弹性动力学建模方面,提出了一种可有效刻画Tri Mule机器人全部低阶模态的最小自由度弹性动力学半解析建模方法。该方法一方面借助子结构
薯蓣属为一类重要药用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目前该属部分植物缺乏成分及活性相关报道,其分类归属尚存在大量争议。因此,本论文选取根状茎组柴黄姜和蜀葵叶薯蓣进行了系统分离鉴定,同时对所得主要单体成分进行了抗肺癌机制的初步探讨;另外,利用核磁共振(NMR)、液质联用(LC-MS)技术对21种该属植物代谢成分进行全面鉴定,并结合非靶向及靶向代谢组学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或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