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段共聚物PS-b-PMMA自组装制备纳米阵列及单分散磁性纳米颗粒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l19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或化学方法制备的磁性颗粒能达到纳米尺寸,但由于颗粒尺寸分布往往较宽,而且表面裸露,同时颗粒间存在较强的磁相互作用,很容易发生团聚,使磁性材料失去单畴磁极,从而失去纳米材料特有的性质。对纳米颗粒进行表面修饰,是实现纳米颗粒单分散的主要手段。嵌段共聚物由于不同嵌段间的不相容性,能够发生微相分离。一方面通过改变嵌段比例等参数,嵌段共聚物可以自组装成各式各样的有序纳米结构,已经在光学材料的研究中引起广泛注意。另一方面,利用嵌段共聚物各嵌段具有不同的亲水性或疏水性,可以用于对表面修饰的纳米磁性颗粒进行包覆,从而得到单分散的磁性纳米颗粒。我们用阴离子聚合方法合成了分子量、嵌段比例可控的,窄分子量分布的嵌段共聚物PS-b-PMMA,分子量从9199到161022,分散度为1.02-1.29。在硅片上,通过旋涂法得到的嵌段共聚物PS-b-PMMA薄膜,并经溶剂熏蒸或高温退火处理,控制其自组装。TEM微观形貌分析表明,我们得到了两相分布均匀的相分离薄膜,均匀分布在PS基底上的PMMA纳米圆点相,直径约20nm,间距为40nm,密度6.25×1010cm-2。进而我们研究了嵌段比例,溶剂熏蒸时间,后处理方法,涂膜的溶剂对纳米相形貌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一定比例内,PMMA纳米相的直径随PMMA嵌段比例的增加而明显增大;采用溶剂熏蒸使嵌段共聚物处于过饱和蒸汽压下进行自组装,抑制各相的扩散速度和自组装速度,有利于得到均匀细小的分散相;适当延长溶剂熏蒸时间有助于提高纳米阵列的规整度和均匀程度;对嵌段共聚物PS-b-PMMA薄膜的自组装,在用溶剂熏蒸的办法控制自组装时,选择甲苯作为涂膜的溶剂,要比THF所得的薄膜自组装形貌均匀规整。最后,我们尝试了用嵌段共聚物包覆经油酸修饰的磁性Fe3O4纳米颗粒。包覆后的颗粒在乙醇、环己烷中分散均匀,直径60nm,表现出明显的超顺磁性,说明嵌段共聚物包覆磁性纳米颗粒可以实现磁性颗粒的单分散。
其他文献
氧化锌由于具有优良的性质以及在蓝紫光电子器件等方面的潜在的市场,其制备和性质的研究近来多为人们所关注。本文主要研究了一系列结构独特的氧化锌材料的光学特性,特别是其超
电介质材料的疲劳现象是影响其广泛应用的主要障碍,也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研究电介质材料铁电疲劳特性是在样品两端加上交变电压,观测极化强度随反转次数的变化。本文采用
针对时间分辨光谱的测量,设计出一种改进的测量系统。该系统使用信号发生器(WF1946B,NF Corp.)驱动大功率LED作为激发光源,产生短脉冲光,激发被测样品,样品的发射光由单色仪接
溶质关联广泛存在于胶体颗粒成核,生物分子矿化和自组装等许多物理和生物过程中,并保证了这些过程的正常进行。在纳米尺度的溶液中,溶质分子往往表现出不同于宏观尺度中分散或聚集的关联行为,如甲醇在水中的不完全溶解,戊醇分子的“自发双向可逆转变”。溶质分子的关联行为受离子、温度或PH值等众多因素的影响。由于离子广泛存在于生物体细胞液,起到稳定RNA结构、促进胶原蛋白、细胞膜磷脂分子自组装等作用,因此研究离子
学位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熔体热历史对Au和Al3Mg2合金扩散系数的影响,以及熔体热历史对具有FCC结构的Au和Al3Mg2合金均质过冷度和凝固组织演化的影响规律,取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