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地山是一位很有个性的作家。他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在作品中对人生问题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探求并试图给出自己的答案,加上受宗教的影响,形成了与当时其他作家迥然不同的风格。 许地山对生命问题的执着一开始就引起了论者的关注。茅盾说他的作品是“穿了恋爱的外衣而表示了作者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对于人生的终极的意义是怀疑的”,但“虽然怀疑,却并不消极悲观。”此后也有不少论者看到了这一点。然而虽然有人涉足这一领域,但迄今为止,很少有人对此作专题研究。鉴于许地山对生命问题锲而不舍地追问和他创作中对此不厌地探究、辩难,我认为研究他的生命哲学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他的思想及作品的价值,因此本文试图对此问题作较为深入的探讨。 全文分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简介生命哲学并给以概念上的重新界定,指出本文从生命哲学的角度对许地山作品进行研究的原因:首先,基于许地山对生命问题的执着,研究他的生命哲学,可以拨开宗教迷障,更全面地把握他作品的主题内涵。其次,可以从许地山那里学会重新认识生命,审视生命的重量。 正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概述许地山的生命哲学。如果用一个字概括许地山的生命哲学的话,我想用一个“网”字,“蜘蛛”与“网”的互动正如人与生命的关系。网是蜘蛛的生存前提,又是它挣不脱的牢笼。蜘蛛既是网中的受限定的存在,又只有在网中,在不停地补缀中才能显示蜘蛛存在的意义。人也是如此。人被抛置于这个世界,是被动的,生命的赋予与被夺去都是不由己的。然而也就是在有生命的时间中,人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给生命意义。许地山就这样既承认生命的苦,又承认生命有不朽的意义与价值。 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具体分析了许地山生命哲学的两个方面。 第二部分展示了许地山对生命本质的悲剧性认识:“生本不乐”观。许地山用超然的智慧看到痛苦的无所不在,并在作品中设置不同场景,从不同侧面给以表现:其中既有生命时间的有限性对人的限定,又有命运对无知的人的无情拨弄;既有因人注沉沦而堕入兽道的精神的异化,又有人与人之间无法消除的隔膜与每个人不得不承受的孤独,还有生命的“不完全”与人永不满足的欲望的冲突带来的不尽的烦恼。本文对此—一展现,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及其对许地山作品主题的影响。 第三部分阐述了许地山对生命意义的探寻过程及结果。指出许地山对生命有辩证的看法,他不仅看到生命无法摆脱的苦痛,也看到生命幸福快乐的可能性,并试图找出幸福的途径。他认为“爱己”与“爱人”是通向幸福的舟车。“爱己”主要是对自由的追求与对物欲的超越,“爱人”是建立在平等心的基础上,由爱情、亲情推至无量有情的无私之爱。这种爱受佛教的慈悲情怀与基督教的博爱意识影响甚深,显出孤独与悲壮的色彩。最后指出这一寻求与得到的答案是许地山作品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结语部分,总结许地山生命哲学的价值与对其创作的影响。许地山对生命问题的追问使他的作品具有丰富的生命内涵,尽管有时显得较为玄虚,成为“奢侈的,贵族的,情绪的滋补药品”,[’]然而也正是这种执着的追问,使他对生命有常人无有的洞悟,由此走向更坚实的人生,并形成了他独具的艺术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