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战以后,世界经济尤其是东亚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东亚经济腾飞的过程中,贸易的自由化、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此过程中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功不可没。五、六十年代,美国出于冷战需要大力扶持以日本为首的亚洲国家,大量的移植其国内的成熟工业,并一直相对开放地保持其对国内市场的开放状态,日本借此机会实现了国内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并于20世纪80年代末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70年代,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利用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浪潮,实现了经济的飞跃。1979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开始逐步融入国际市场,通过积极吸引外资,参与国际分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经济取得了长足稳定的发展。中国渐进式的改革开放始于东部沿海地区,一直以来重点也在东部地区,从此东部地区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中央政府通过财政、税收、投资、金融、外贸等一系列全方位的优惠政策使东部地区自身的区位、产业、人才、贸易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沿海各省区经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吸引了大部分的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通过国际产业转移的机会,积极吸收来自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东部地区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东部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其经济与产业成就构成了全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东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代表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带动了全国的现代化进程,东部地区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步伐,推动着中国经济全球化的进程。2008年由于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全球性经济衰退正在席卷全球,世界的经济形势和经济格局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对于中国来说,东部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受到了巨大冲击,同时近年来东部地区的一些产业开始面临资源匮乏、市场饱和、工资上涨、投资回报率递减等问题,使得东部的部分产业必须顺应发展的趋势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以提高东部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而对于我国广大的西部地区来说,则面临着承接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较晚,不仅资源、要素成本等比东部地区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而且投资环境也在逐步改善,承接产业转移的弱势正在减弱,优势正在加强。本文的关键内容在于分析东部地区产业西移的推动因素,即通过对比分析东西部地区在能源、矿产资源、劳动力成本、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差距和东部地区产业调整的因素,得出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可行性,并就如何承接产业转移给出了自己的几点对策建议。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第二章:产业转移的内在机理及效应。介绍了产业转移的内涵、规律、条件、诱因等内在机理,分析了产业转移对于转出地和转入地的经济效应。第三章: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意义。分别从东西部各自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对东部地区的重要意义和对西部地区的重要意义。第四章:东部地区产业西移的推动因素。本章通过对比东西部地区的职工平均工资、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数量,分析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通过对比分析东西部地区的能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得出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通过分析东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构成、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等经济指标,得出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处于升级阶段,产业有向外转移的客观要求。第五章: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对策与路径分析。本章针对了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障碍,给出对策建议。选定西部地区最大的三个城市:西安、成都、重庆,分析了以西安为核心的大关中地区和以成都、重庆为核心的成渝地区作为产业承接第一梯队的原因,并对以后的发展给出了政策建议。第六章:研究结论与不足。总结了本论文的研究结论,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