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与鹌鹑属间杂交属于典型的远缘杂交,但其杂交存在生殖不亲和现象,主要表现为性分化阶段胚胎大批死亡,通过以前的研究推测鸡与鹌鹑属间杂交胚胎的早期死亡可能是在其性分化过程中,分别来自鸡和鹌鹑的与性分化相关基因在表达上出现了差异,从而导致了早期胚胎死亡,并推测胚胎死亡的主要原因可能和雌激素受体及其调控的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密切关系。为了进一步研究杂交早期胚胎死亡的原因,本试验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研究:1鸡与鹌鹑属间杂交早期胚胎中原始生殖细胞(PGCs)的观察为了探讨杂交胚胎PGCs与性腺形成之间的关系,本试验以鸡与鹌鹑属间杂交胚胎为研究对象,于入孵48、54、60、66、69、72、79、82、86、96、126h采集杂交胚胎,并采集同时间点鸡、鹌鹑胚胎作为对照,通过常规切片技术,作胚胎切片,进行PAS特异染色和HE常规染色,对PGCs进行鉴别、观察。结果如下:通过PAS染色方法,鉴定出鸡胚胎中的PGCs,但是无法通过PAS染色使杂交种和鹌鹑PGCs着色。因为鹌鹑PGCs含很少糖原,而PAS主要是对糖原进行染色,因而无法将其PGCs分辨出来。据此推测,杂交胚胎PGCs与其母本鹌鹑在组织器官发育上的相似更高,也含有很少的糖原,无法利用PAS染色分辨出来。2鸡与鹌鹑属间杂交早期胚胎中Aromatase基因发育性变化本实验采用相对定量RT-PCR方法,采集84、96、102、108、114、120、132 h的杂交早期胚胎,以β-actin为内标,在性别鉴定的基础上,对杂交早期胚胎中Aromatase基因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早期雌、雄胚胎Aromatase表达存在很大的差异。从84h,Aromatase在雌性杂交胚胎就有表达,到102h时表达量最少,后逐渐增加,132h时表达量达到最大值,此时雌性胚胎数几乎为零。与雌性相反,没有发现雄性杂交胚胎有Aromatase基因的表达;表明:Aromatase在鸡与鹌鹑属间杂交胚胎性分化时(67~91h)有表达,并且Aromatase基因为杂交雌性胚胎所特异表达的基因。3雌激素受体(ER)在鸡与鹌鹑属间杂交早期胚胎中的定位前人通过RT-PCR对ER在杂交早期胚胎的研究表明:66~84 h是ER表达高峰期,可以确定杂交种的性分化大致在这一时期;性分化期ER表达异常,雌性极显著高于雄性。为了进一步探讨ER在杂交胚胎早期死亡中的作用机理,本试验分别采集56、66、72、84、96 h(性分化、及性分化前后)杂交胚胎,通过整体原位杂交实验,对ER在杂交胚胎的表达部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ER在鸡与鹌鹑属间杂交早期胚胎主要表达于生殖嵴原基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