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性技术理论在农业领域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engy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农业技术创新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政府如何组织农业技术的供给,公共科研机构如何提供农业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应当如何与基础研究衔接,共性技术的研发和扩散如何管理,都是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本文运用共性技术理论,结合技术创新管理学、经济学和文献计量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农业共性技术的概念、特点、地位、功能、结构、发育、进化以及知识产权和政府组织,为下一步农业共性技术政策制订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所指的农业共性技术主要指在农业行业内,由农业(或涉农)研发部门产生的技术。 本文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次进行了创新性探索研究: 1.提出了农业共性技术的概念、识别方法及选择指标体系,研究明确了农业共性技术的结构和功能。本文定义,农业共性技术包括基础性共性技术和应用性共性技术,是一类开放性、通用性、阶段性和非独占性技术。本课题把农业共性技术作为一个技术类别,对其概念、特点、结构、进化和发育等进行了系统完整的研究,这是第一次对农业等领域的公益性共性技术进行的学术探讨。本文还通过对国家科技成果库近5年农业成果数据的分析,提出了农业基础性共性技术和应用性共性技术的结构。 2.认识了农业共性技术的进化和发育过程。本文分析了生物种质、农艺、工具、工程设施、肥料/施肥、植保/农药等6个共性技术群在历史上发生及其出现高潮的时间,并通过4个案例,分析了农业共性技术的发育过程,总结出发现型、发明型、引进集成型和组装配套型四类农业共性技术的发育模式。 3.系统地分析了农业共性技术的知识产权及其转移。本文在分析世界各国政府提出“允许R&D主体拥有知识产权”的权益性质和农业技术的知识产权范围的基础上,研究了农业共性技术转移中的转移实体、转移机制、转移过程和转移障碍等问题。 4.重点分析了我国农业共性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情况。本文回顾了我国农业研发机构的发展历程,总结了自1949年以来我国农业科研机构角色变化和科研机构之间协作等问题,并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了与农业科技有关的国家科技计划的技术供给,然后对我国农业技术供给水平进行了国际比较,提出了我国农业共性技术和国外主要水平差距之所在。
其他文献
传统童话起源于民间传说,反映了人类集体的记忆和人类生存的经验。但是和其它传统文学一样,许多传统童话被打上父权文化的烙印。童话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形象正符合了父权社会
通过"民参军、军转民"推进军事装备信息化建设、带动经济结构转型,发展军民融合项目,是军工企业走向良性循环的必由之路。国内外军工项目管理普遍采用矩阵管理模式,军工企业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小儿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3月-2009年5月收治的68例马蹄内翻足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根据病情选择不同微创术式治疗,
人际信任修复是近年来信任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大量研究表明人际信任对组织绩效和个体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但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信任违背的现象,
桑枝食用菌培养基是我国大部分木屑型食用菌理想的生长土壤。中国是世界食用菌生产大国,但目前培养基的制备还相当落后,以手工为主的生产方式严重制约了培养基的产品质量和加工
目的观察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Wallenberg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例急性延髓背外侧梗死的Wallenberg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贺氏三通法组和常规针灸组,每组14例。贺氏三通法组
在人类教育发展的诸多模式中,户外教育模式从近代十九世纪大规模兴起以来到今天已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发展。近些年世界发达国家的户外教育(如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发
受食物安全与健康问题的影响,国际社会对食物安全(food safety)日益关注程度,保障食物安全逐渐成为一国主要的管理目标之一。现阶段,中国食物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已经基本
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由于受急功近利思潮的影响,风景区规划工作长期以来忽视开发前期对景区特质的调查研究,政府部门往往急于开发而盲目决策,导致出现“破坏性
榷场是宋与辽、金、西夏间在边境设立的官办贸易场所。榷场间的书画文物交易始于北宋,盛于南宋。靖康之变,大批文物入金,南宋绍兴十二年高宗于宋金间建立榷场,开始对书画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