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世纪初,人类首次将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叶绿素提纯分离出来且解析出叶绿素的化学结构。时至今日,人类对光合作用的探索依然在进行并努力实现人工光合作用。目前人工光合作用的效率、反应条件以及经济性仍然远逊于自然界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光合作用中,最为关键的反应是水分子在光和叶绿素的作用下分解成氧分子、氢离子和电子。因此,研究者们对光催化/光电催化分解水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1972年,F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初,人类首次将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叶绿素提纯分离出来且解析出叶绿素的化学结构。时至今日,人类对光合作用的探索依然在进行并努力实现人工光合作用。目前人工光合作用的效率、反应条件以及经济性仍然远逊于自然界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光合作用中,最为关键的反应是水分子在光和叶绿素的作用下分解成氧分子、氢离子和电子。因此,研究者们对光催化/光电催化分解水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1972年,Fujishima和Honda发现在紫外光照射下,TiO2单晶光阳极可以分解水产生氢气。受限于禁带宽度过大,TiO2无法充分利用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光。采用具有可见光响应、能级匹配的半导体与TiO2复合,制备具有可见光响应、光电化学活性高的半导体复合电极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在众多半导体材料中,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具有稳定性相对较高的特点而备受科研工作者青睐。在两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之间修饰具有良好导电性的材料,能够起到促进光生载流子转移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弥补金属氧化物禁带宽度大而可见光吸收性能不佳的不足。因此,这种三元结构的复合电极成为进一步提升二元复合电极性能的最佳途径之一。本工作就三元复合电极的制备、光电催化性能和机理开展研究,主要进展及成果如下:1.通过缩短阳极氧化制备TiO2纳米管阵列时阴阳电极间距,得到了管壁增厚、管口表面相对平整的TiO2纳米管阵列。采用脉冲电沉积的方法在管壁增厚的TiO2纳米管阵列表面负载上适量的RGO,制得了RGO-TiO纳米管阵列二元复合电极。与主流方法制备的RGO-TiO2纳米管阵列相比,本工作的RGO还原程度更高、TiO2纳米管阵列的制备成本更低,为进一步制备基于RGO-TiO2纳米管阵列的三元复合电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采用化学沉淀和离心分离的方法制备了粒径约为5 nm的Bi2MoO6纳米颗粒,并通过超声电泳的方法将其负载到RGO-TiO2纳米管阵列二元复合电极上,得到了 Bi2MoO6-RGO-TiO2纳米管阵列三元复合电极。相较于TiO2纳米管阵列,Bi2MoO6-RGO-TiO2纳米管阵列三元复合电极的可见光吸收明显增强,光致发光光谱强度和电荷转移电阻更低。Bi2MoO6-RGO-TiO2纳米管阵列三元复合电极的产氢速率为TiO2纳米管阵列的5.05倍。3.采用溶剂热的方法合成了 In2O3纳米颗粒;采用脉冲电沉积的方法制备了Ag-TiO2纳米管阵列二元复合电极;再通过超声电泳的方法将In2O3纳米颗粒沉积于Ag-TiO2纳米管阵列上,制得了 In2O3-Ag-TiO2纳米管阵列三元复合电极。相较于TiO2纳米管阵列,In2O3-Ag-TiO2纳米管阵列三元复合电极的吸收边发生了红移,对可见光的吸收明显增强。光致发光光谱测试表明,三元复合结构有效地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In2O3-Ag-TiO2纳米管阵列三元复合电极的产氢速率为TiO2纳米管阵列的5.32倍。
其他文献
每位译者,正如每个作者一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不仅外现,还可对其进行追踪和分析。本研究旨在从语言学和文体学的角度对斯特鲁加茨基兄弟的小说《星期六以后是星期一》的文体风格进行研究,该小说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问世,英译版由列昂尼德·雷恩(1977,美国)和安德鲁·布罗姆菲尔德(2017,英国)译成,中文翻译出自李广荣(1994,李广荣)。作者希望对斯特鲁加茨基兄弟的小说《星期六以后是星期一》
为了降低信息不对称和保护投资者而被引入资本市场的强制性季报披露制度存在任何负面效应吗?近年来全球业界和学术界对强制性季报披露制度的引入是否加剧了上市公司管理层短视产生了热烈的讨论(Wagenhofer,2014)[1],大部分高管和部分监管者认为强制性季报披露制度使得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变得更加重视短期业绩,加剧了管理层短视投资行为(下称“短视效应”),但根据一些实证证据进行推论似乎可以得到相反的结论
从2021年开始,我国已迈入2021年至2025年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发展时期。与此同时,图书馆系统内对图书馆新时期的发展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其中智慧图书馆作为一代传统图书馆与二代数字图书馆发展后的高阶阶段,有关其未来建设和发展的议题引发热议。此外,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也把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问题摆放在了突出位置,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第十六章
随着老龄化程度地不断加剧与健康老龄化的提出,老年人对健康信息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主体、公众生活的信息中心,在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与省级公共图书馆、市级公共图书馆相比,基层图书馆更能充分融入社会,更贴近老年人的生活,在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信息服务时更具优势。成都市作为全国经济、文化大市,老龄化水平远超全国平均水平,老年人对于健康信息的获取需求非常大,
阅读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是提升国民素质的有效途径。阅读作为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一,可以获取知识、陶冶情操、提升文化素养,对于大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随着科技进步,电子产品更迭速度加快,具有吸引力的新产品层出不穷,新媒介的到来不断冲击着传统阅读方式,碎片化阅读受到了大众的青睐,特别是高校学生,热衷于移动设备的使用,缺乏阅读意识。因此,阅读推广活动在高校的开展是很有必要的
在本课题组的前期工作中,发展了一种温度与反应气氛均可任意调控的富勒烯合成新方法,即石墨炉电加热法,并采用此方法对富勒烯的形成进行了初步探索,却仍然留有许多疑点尚未解决。因此,本论文选取了一系列的含碳化合物作为反应物,在石墨炉电加热合成装置中进行热解实验,并借助HPLC-MS/UV(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紫外光谱)联用技术对产物进行初步的分离与分析,进一步探究了石墨炉电加热合成装置中富勒烯的形成。本论
2021年6月9日,中办国办印发《“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中强调了新时期我国档案事业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全面推进档案治理体系建设,提升档案治理效能”。从宏观上,为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档案治理与我国传统的档案管理最大的区别就是着重强调治理主体多元化。公众作为档案治理的治理主体,其参与也将对我国档案治理产生重大影响。而现有的有关公众参与档案治理的研究集中在参与意义、参与模式及路径、参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在国内爆发以来,举国上下展开联防联控,前期疫情防控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但目前抗疫工作还在持续开展中。与此同时,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档案(以下简称抗疫档案)作为记录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疫情防控期间形成的记忆载体,真实反映了疫情防控的全过程。云南省作为疫情防控的参与主体,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产生了大量有价值的抗疫档案,这些抗疫档案不仅记录了云南省社会各界抗击疫情的全貌,同时为以后党委政
第五代移动通信(5G)提出了全新的网络架构,带来了更广泛的万物互联的世界,并将激发出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各个领域的协同发展,开启一个泛在感知、泛在连接的物联网新时代。而车联网(IntelnetofVehicles,IoV)作为5G时代中最大的应用场景之一,是构建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车联网潜在的商业应用能力有力地推动了各方面的技术发展,
伴随互联网的出现以及快速发展,我国公共图书馆传统借阅服务遭受着巨大的挑战。我国公共图书馆在开展数字化、智慧化建设的同时,应该积极采取新的技术,帮助延伸服务类型,探索未来新的发展道路。当前我国正处于数字化转型发展阶段,社会对终端的依赖程度增加,产生的海量数据急需处理,算力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边缘计算以其分布计算方式,和低时延、低能耗、高安全的特点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尝试边缘计算在我国公共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