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防火服装防护性能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YON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阻燃防火服装是指在铸造业、石化业和消防业等火焰或高温作业下避免机体受到高温伤害的各种防护性服装,它的主要作用是阻止或减缓热量传递到人体皮肤,所以必须满足阻燃性能和隔热性能。目前普遍采用小规模面料测试的方法作为热防护性能的主要指标和判断依据,然而,由于缺乏对服装款式、结构、辅助配件、人体着装状态、燃烧时面料形变等因素的综合考虑,局限于面料性能的测评显然不能替代对防火服装整体热防护性能的判断和评估。本文主要实施了两个实验:面料的TPP实验和燃烧假人实验。目的在于探讨不同材料的热防护性能与服装热防护性能之间的差异,并在燃烧实验中测量服装假人的表面温度、服装的收缩、燃烧性状,解析服装热防护性能的影响因素。首先从面料和服装两个层面进行不同阻燃防火面料的性能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两者在热防护性能的表征上存在差异。面料的TPP值与其克重、厚度、透气性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且TPP值会随着克重和厚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透气性的增加而减小。衣下空气层的存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面料的热防护性能,但空气层对不同面料TPP值的影响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厚度越大的面料,衣下空气层对材料热防护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然而,服装热防护性能并未表现出与面料属性存在明确的相关关系,面料的克重、厚度、透气性在服装中表现出更为复杂的交互影响。此外,服装层面的热防护性能还受到着装状态、衣下空间、不规则的收缩形变等因素的影响。燃烧假人实验中,通过检测假人的皮肤温度以及燃烧后服装的表面温度对其温度变化与烧伤的关系进行分析。在闪火结束后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服装表面持续保持着较高的温度,此时热量持续不断地从服装向人体传递,使假人皮肤温度在闪火结束后全段时间内呈现的趋势是先上升后下降,而服装温度在闪火结束后呈现的趋势是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下降。假人的总体升温速率以及总体降温速率与假人烧伤度呈现高度的正相关性,服装在4~8s的温度下降速率与烧伤度呈现显著正相关。通过对燃烧前后服装的规格尺寸、服装捺印尺寸的测量,表明燃烧造成的面料收缩与烧伤之间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服装的收缩性越大,皮肤的烧伤就会越大。服装规格尺寸中变化比较大的是腿部、臀部以及手臂;服装捺印尺寸的收缩上,服装在四个方向上的热收缩率介于8%~15%之间;另外着装部位的不同也会影响服装的热收缩率。本文还讨论了燃烧引起的服装表面性状变化与热防护性能的关系。燃烧会引起面料的表面性状发生变化,在燃烧过程中可以明显看到,随着燃烧时间的增加服装开始发生大幅度收缩,并伴随有少量烟雾产生;燃烧器停止喷火后,存在服装上附着有火焰继续燃烧的现象。燃烧后大部分服装面料强力都有明显的降低,并且有部分服装有续燃现象。服装的续燃可能与服装所用的面料有比较大的关系,面料的染色、后处理都对服装的续燃以及烟雾的产生有比较大的影响。综上所述,本文针对阻燃防火服装的防护性能研究表明,面料防护性能的测试并不能取代服装的防护性能测试,面料属性在服装的防护性能中产生了更为复杂的作用。燃烧实验中,针对服装和假人的表面温度的分析、服装收缩情况的分析可以进一步解析烧伤的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本文在阐述学习型组织是未来成功企业的必由之路的基础上,提出了创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具体措施.
食用菌生产是现代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之一,相比较动植物农业生产,降解和吸收有机物的能力强,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客观因素易控制等多方面优势,食用菌产业近年来逐渐成上升态势
由于六价铬的高毒性,镀锌层三价铬钝化工艺是一种替代六价铬钝化工艺的良好选择:其中三价铬蓝白钝化是一种优良的防护-装饰性膜层:详细阐述了影响蓝白色钝化膜性能的主要因素。
摘要:农村公路改造在促进路网完善和加强新农村建设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村低等级道路改建工程的工程等级、管理特点决定了在建设过程中具有自身的特性和管理要求。本文
某厂的气门在自动线镀硬铬时,杆部两端镀铬后尺寸偏小,尺寸小处经精磨杆部后光亮度不一,铬层明显未磨到,这大大影响了产品外观和质量。自动镀铬线的阴极屏蔽装置、阴极电流密
针对目前很多型号的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与居民小区内的慢充充电桩不能正常通信的问题,依据确定性分析法,以倒序递推原则安排电动汽车的充
高中地理教学不同于初中地理,学习难度较大。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不仅要涉及到复杂的地理规律、原理和概念,还会全方位的阐述人文环境,既包括自然科学,又兼顾社会科学,这就要求
对于当前我国各个建筑工程项目来说,防排烟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总体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也关系着居住人们的最终体验和生命健康。本文结合我国在建筑通风与防火等方面的技术规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