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管性认知障碍属于认知障碍性疾病的一种类型,也是其中一种可以提前干预来延缓甚至阻止病情发生发展的病症。它指的是由脑血管病变及其危险因素所引起的,并包括了至少一种认知域受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这一概念突出强调了血管性危险因素在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病中的重要意义,并提示我们要进一步探索和发现导致该病的各种危险因素,以及时预防,缓解认知症状。关于本病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目前也缺乏治疗该病的特效药。但是,对血管性认知障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不仅能延缓甚至阻止认知障碍的发生,而且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轻家庭负担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来分析该病的患病率以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干预此病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全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分为两个部分,分别包括中医和西医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认识。第一部分论述中医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病名、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的认识以及中医的治疗,第二部分论述西医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概述、分类、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相关因素的认识以及西医对该病的防治。第二部分:临床研究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北京市社区自然人群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流行病学情况,了解该病的患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与肾阳虚的关系,为干预和治疗此病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思路方法。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海淀区甘家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航材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北太平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三个社区内40岁及以上自然人群作为调查对象,回收问卷2150份,最终纳入研究2078份。于2020年9月-2021年10月在各个社区的指定场所开展面对面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个人基本信息、既往患病情况、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认知能力自评表(AD8)、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北京版)(MOCA)、肾阳虚证自评量表等。采用SPSS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卡方检验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患病情况与不同人口学资料、生活方式、家族遗传病史、个人既往病史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并运用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纳入的2078名对象中,男性822人,占比39.6%;女性1256人,占比60.4%。其中最小年龄40岁,最大年龄90岁,平均年龄67岁。本次研究对象中患有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人数是173人,患病率为8.3%。其中,男性患病率为8.4%,女性患病率为8.3%,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008,P>0.05)。以10岁为一个年龄段将调查对象的年龄划分为5个组,从40岁到90岁各组VCI的患病率分别为:2.9%、3.4%、6.9%、11.3%、16.6%,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37,P<0.05)。(2)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人口学特征中,文化程度(χ2=11.053,P<0.05)、婚姻状况(χ2=7.404,P<0.05)、年收入(χ2=14.807,P<0.05)等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患病率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民族、工龄、工作类型等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方式中,运动情况(χ2=8.951,P<0.05)、荤素情况(χ2=15.752,P<0.05)、吃蔬菜的频率(χ2=21.231,P<0.05)和吃水果的频率(χ2=23.860,P<0.05)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患病率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吸烟、饮酒、饮食口味等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族史中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患病率有影响的是高血压家族史(χ2=6.554,P<0.05)和脑卒中家族史(χ2=13.67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老年痴呆家族史、骨质疏松家族史、冠心病家族史、肿瘤家族史和糖尿病家族史等在患病率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既往史中,脑血管病(χ2=34.054,P<0.05)、心脏病(χ2=11.107,P<0.05)、高血压(χ2=19.401,P<0.05)、血脂异常(χ2=11.479,P<0.05)、糖尿病(χ2=8.702,P<0.05)、叶酸和(或)维生素 B12 缺乏症(χ2=8.126,P<0.05)在患病率上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甲状腺功能降低(χ2=1.479,P>0.05)无统计学意义。中医证型中,属于肾阳虚证、倾向肾阳虚证和非肾阳虚证三种类型的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患病率分别为13.6%、6.3%、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105,P<0.05)。(3)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血管性认知障碍患病率相关的因素有14个(P<0.05):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运动情况、荤素情况、每周吃水果的频率、高血压家族史、脑卒中家族史、脑血管病史、心脏病史、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等。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文化程度(OR=0.483,95%CI:0.256-0.912)可能是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保护因素,而高龄、饮食偏素、不爱吃水果、有脑卒中家族史、脑血管病、糖尿病可能是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高龄人群(80岁以上)患血管性认知障碍的风险是中年人群(40-50岁)的4倍(OR=4.270,95%CI:1.419-12.848);饮食偏素的人群患病风险是偏荤人群的2倍(OR=2.266,95%CI:1.106-4.642);每周吃水果≤2天的人群患病风险是每周吃水果≥5天人群的2倍左右(OR=1.687,95%CI:1.079-2.635);有脑卒中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高于没有脑卒中家族史的人群(OR=1.555,95%CI:1.077-2.246);有脑血管病的人群患病风险是没有脑血管病史人群的2倍(OR=2.276,95%CI:1.476-3.509);有糖尿病的人群患病的风险也比没有糖尿病的人群高(OR=1.449,95%CI:1.006-2.086)。结论:(1)北京市海淀区3个社区40岁及以上自然人群的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患病率为8.3%。(2)高龄、婚姻状况不良、缺乏运动、饮食偏素、不爱吃水果、有高血压家族史、脑卒中家族史、脑血管病史、心脏病史、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可能是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而高文化水平可能是其保护因素。在VCI的预防与治疗中应当尤其重视以上危险因素。(3)通过简易辨证分型,肾阳虚证人群VCI的患病率最高,提示肾阳虚在VCI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但肾阳虚的科学内涵尚待进一步研究,寻找其特定生物学标志物,为明确其在VCI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