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推拿摩法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颈肩腰背、胸胁及四肢的慢性筋伤(或称“陈伤”)疾病,如肩周炎、腰肌劳损、腱鞘炎、慢性关节炎等,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慢性筋伤时伤处的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多由局部的慢性、无菌性炎症损伤所致,而炎症损伤与炎症因子(包括细胞因子和其他炎症相关蛋白)浸润相关,摩法摩擦力刺激对炎症因子合成表达的调节作用有可能成为揭示推拿按摩治疗慢性筋伤“消肿止痛”的细胞生物力学治疗作用原理。目的:通过体外研究摩擦力刺激对经脉腧穴相关筋膜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揭示推拿摩法减轻炎症损伤的细胞生物力学机制,为解释推拿治疗原理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1、取孕14天SD雌性大鼠脱颈处死并选取胎鼠督脉以及附近宽约5mm处皮肤及皮下组织,将处理过的皮下筋膜结缔组织放置于消毒培养皿中,提取、培养和传代扩增细胞。2、采用生物医学工程学细胞生物力学试验方法,将传代扩增的成纤维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低强度摩擦力刺激组、中强度摩擦力刺激组、高强度摩擦力刺激组,并通过水平摇床对细胞进行摩擦力加载,水平摇床的环形振摇速度分别为空白对照组0转/min、低强度摩擦力刺激组60转/min、中强度摩擦力刺激组120转/min、高强度摩擦力刺激组180转/min,每组每天力学刺激1次,每次2小时,共加载3次,末次加力结束后将细胞置于培养箱中继续培养2小时后提取并收集细胞,放入EP管中并立即置于液氮罐中冻存备检。3、利用抗体芯片技术检测各组经穴筋膜组织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3组摩擦力均对经穴筋膜组织成纤维细胞白介素及其受体表达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与空白组相比较,低强度组、中强度组、高强度组调节蛋白数量(包括上、下调)分别有28、51、38种,总体调节比较χ2 =102.503,P=0<0.01;3组间摩擦力对经穴局部组织白介素及其受体表达也有明显调节差异,与空白组相比较,低强度组、中强度组、高强度组下调蛋白分别有26、50、36种,保持稳定蛋白分别有28、5、18种,上调蛋白分别有2、1、2种,3组摩擦力组间调节比较χ2=23.833,P=0<0.01;其中,中强度摩擦力刺激组的总体调节幅度最大,高强度摩擦力刺激组次之,低强度摩擦力刺激组最小,并且均以下调为主。2、3组摩擦力均对经穴筋膜组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与空白组相比较,低强度组、中强度组、高强度组调节蛋白分别有31、47、35种,总体调节比较χ2 =107.142,P=0<0.01;3组间摩擦力对经穴局部组织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也有明显调节差异,与空白组相比较,低强度组、中强度组、高强度组下调蛋白分别有10、41、21种,保持稳定蛋白分别有36、20、32种,上调蛋白分别有21、6、14种,3组摩擦力组间调节比较χ2=33.555,P=0<0.01;其中以中摩擦力刺激组的总体调节幅度最大,高强度摩擦力刺激组次之,并且都以下调为主,而低强度摩擦力刺激组的总体调节幅度最小,但以上调为主。3、3组摩擦力均对经穴筋膜组织成纤维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及其受体表达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与空白组相比较,低强度组、中强度组、高强度组调节蛋白分别有14、22、16种,总体调节比较χ2 =36.734,P=0<0.01;3组间摩擦力对经穴局部组织肿瘤坏死因子及其受体表达以下调为主,但无明显调节差异,与空白组相比较,低强度组、中强度组、高强度组下调蛋白分别有7、16、9种,保持稳定蛋白分别有18、10、16种,上调蛋白分别有7、6、7种,3组摩擦力组间调节比较 χ2=6.651,P=0.156>0.05。4、3组摩擦力均对经穴筋膜组织成纤维细胞趋化因子及其受体表达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与空白组相比较,低强度组、中强度组、高强度组调节蛋白分别有12、26、17种,总体调节比较χ2 =51.112,P=0<0.01;3组间摩擦力对经穴局部组织趋化因子及其受体表达也有明显调节差异,与空白组相比较,低强度组、中强度组、高强度组下调蛋白分别有2、20、10种,保持稳定蛋白分别有34、20、29种,上调蛋白分别有10、6、7种,3组摩擦力组间调节比较χ2=20.019,P=0<0.01。其中以中强度摩擦力刺激组的总体调节幅度最大,并且以下调为主;高强度摩擦力刺激组的总体调节幅度次之,并且也以下调为主;而低强度摩擦力刺激组的总体调节幅度最小,但以上调为主。5、3组摩擦力均对经穴筋膜组织成纤维细胞粘附分子表达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与空白组相比较,低强度组、中强度组、高强度组调节蛋白分别有11、9、9种,总体调节比较χ2 =23.834,P=0.001<0.05;3组间摩擦力对经穴局部组织粘附分子表达无明显调节差异,与空白组相比较,低强度组、中强度组、高强度组下调蛋白分别有5、8、4种,保持稳定蛋白分别有6、8、8种,上调蛋白分别有6、1、5种,3组摩擦力组间调节比较χ2=5.393,P=0.249>0.05。6、3组摩擦力均对经穴筋膜组织成纤维细胞信号通路蛋白及信号通路负反馈调节因子表达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与空白组相比较,低强度组、中强度组、高强度组调节蛋白分别有15、15、13种,总体调节比较χ 2 =32.310,P=0<0.01;3组间摩擦力对经穴局部组织信号通路蛋白及信号通路负反馈调节因子表达以下调为主,但无明显调节差异,与空白组相比较,低强度组、中强度组、高强度组下调蛋白分别有9、13、9种,保持稳定蛋白分别有7、7、9种,上调蛋白分别有6、2、4种,3组摩擦力组间调节比较χ2=3.380,P=0.496>0.05。7、3组摩擦力均对经穴筋膜组织成纤维细胞可明确归类的其他蛋白(干扰素及其受体类、集落刺激因子及其受体类、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类、促炎因子及抗炎因子类、脂肪因子类、白细胞分化抗原类、凝血因子类、丝氨酸蛋白酶类)表达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与空白组相比较,低强度组、中强度组、高强度组调节蛋白分别有14、34、22种,总体调节比较χ2 =72.478,P=0<0.01;3组间摩擦力对经穴局部组织其他类蛋白(能明确分类)表达也有明显调节差异,与空白组相比较,低强度组、中强度组、高强度组下调蛋白分别有7、33、19种,保持稳定蛋白分别有35、15、27种,上调蛋白分别有7、1、3种,3组摩擦力组间调节比较χ2=30.207,P=0<0.01;其中,以中强度摩擦力刺激组的总体调节幅度最大,高强度摩擦力刺激组次之,并且都以下调为主;而低强度摩擦力刺激组的总体调节幅度最小,但下调和上调幅度一致。8、3组摩擦力均对经穴筋膜组织成纤维细胞不可明确归类的其他蛋白表达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与空白组相比较,低强度组、中强度组、高强度组调节蛋白分别有2、12、6种,总体调节比较χ2 =27.778,P=0<0.01;3组间摩擦力对经穴局部组织其他类蛋白(不可归类)表达也有调节差异,与空白组相比较,低强度组、中强度组、高强度组下调蛋白分别有1、12、5种,保持稳定蛋白分别有17、7、13种,上调蛋白分别有1、0、1种,3组摩擦力组间调节比较χ2=15.441,P=0.004<0.05;其中以中强度摩擦力刺激组的总体调节幅度最大,高强度摩擦力刺激组次之,并且也都以下调为主;而低强度摩擦力刺激组的总体调节幅度最小,下调和上调幅度一致。9、3组摩擦力均对经穴筋膜组织成纤维细胞蛋白表达总体上有明显的下调作用,χ2 =337.325,P=0<0.01,并且3组间摩擦力对经穴局部组织成纤维细胞蛋白表达也有明显调节差异,χ2=68.784,P=0<0.01,其中以中强度摩擦力刺激组的总体调节幅度最大,并且以下调为主;高强度摩擦力刺激组的总体调节幅度次之,并且也以下调为主;低强度摩擦力刺激组的总体调节幅度最小,并且下调幅度还是高于上调。结论:1、摩擦力刺激经穴局部组织成纤维细胞后,细胞能调节一系列的生化活性物质的下调和上调,并且不同的刺激量对于其合成生化活性物质总体上有明显差异,证明模拟摩法摩擦力能够直接引起经穴局部组织细胞发生生化活性改变,且不同的刺激量引起的改变也不同。2、摩擦力刺激后经穴局部组织成纤维细胞后,不同摩擦力刺激量引起经穴局部组织成纤维细胞生化活性改变中,以中强度摩擦力刺激组最为明显,高强度摩擦力刺激组次之,低强度摩擦力刺激组最弱,说明摩擦力的刺激刺激对于细胞生化活性改变存在着一定的峰值。3、由于细胞因子生理上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病理上能导致炎症损伤,摩擦力对经穴相关筋膜组织成纤维细胞各种细胞因子合成表达的下调,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推拿摩法治疗慢性筋伤时减轻炎症损伤的细胞生物力学机制。4、通过本次实验研究,得出体外模拟推拿摩法摩擦力刺激引起经穴筋膜组织成纤维细胞生化活性改变的结果,为解释推拿治病原理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