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最佳护理实践研究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ir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荧光素消失试验在泪道探通护理前后的运用,研究荧光素消失试验结果运用于评估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情况的准确性;探讨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接受泪囊区按摩与泪道探通的护理时机;比较不同麻醉方式下泪道探通护理的有效率与就医体验,为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的临床实践提供最佳护理方案。
  对象与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的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在某三甲眼科医院眼鼻微创外科就诊的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患儿477例606眼,最小月龄0.5月,最大月龄24月。其中男277例,女200例。
  所有研究对象严格按照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入组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泪囊区按摩护理组和泪道探通护理组,泪道探通护理组再根据患儿家属选择的麻醉方式分别入组局麻泪道探通护理组、吸入全麻探通护理组,并对所有患儿实施荧光素消失试验检查。对于确诊为骨性鼻泪管阻塞和/或泪道探通次数≥3次且探通失败的患儿择期实施鼻泪管置管术或鼻腔泪囊吻合术等。方案执行时泪道探通由同一个检查人员实施,记录由同一个护士记录,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泪道探通结果、并发症以及泪道探通前、后荧光素消失试验结果等。调查数据采用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22.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
  1.运用荧光素消失试验初步评估泪道阻塞情况,通过对实施一次泪道探通术后有效的330眼术前、术后荧光素消失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术前荧光素消失试验结果阳性298眼,阴性32眼,准确率90.30%。术后荧光素消失试验结果阴性306眼,阳性24眼,准确率92.73%。术前、术后两组荧光素消失试验结果在统计学上无差异(x2=1.197,p=0.274)。
  2.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接受泪囊区按摩288例362眼,月龄6.37±5.43月,泪囊区按摩总有效186眼,总有效率51.38%。0-3月、4-6月、7-8月、9-12月、>12月五组按摩有效率分别为95.92%、75.76%、39.13%、38.20%、28.79%。其中0-3月、4-6月、7-8月泪囊区按摩有效率两两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7-8月与9-12月、参考文献>12月泪囊区按摩有效率两两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0-6月月龄接受泪囊区按摩护理的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有效97眼,有效率84.35%,7-8月月龄接受泪囊区按摩护理的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有效36眼,有效率39.13%,两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存在差异(x2=45.497,p<0.001)。
  3.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接受泪道探通护理320例393眼,年龄11.31±5.19月,一次探通总有效332眼,总有效率84.48%。局麻下接受泪道探通护理的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134眼,有效104眼,有效率77.61%;吸入全麻下接受泪道探通护理的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259眼,有效228眼,有效率88.03%。局麻下泪道探通护理7-8月、9-12月、>12月三组有效率分别为75.56%、81.82%、76.92%,三组有效率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x2=0.548,p=0.760);吸入全麻下泪道探通护理7-8月、9-12月、>12月三组有效率分别为96.83%、84.91%、86.25%,三组有效率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x2=5.963,p=0.051)。全麻下和局麻下泪道探通的患儿家属的满意率分别为96.28%、87.62%,两者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x2=391.156,p<0.001)。
  结论
  1.荧光素消失试验结果与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其经济、安全、无创,可用作临床泪道阻塞情况的初步评估。
  2.泪囊区按摩护理有效率随着月龄的增长逐渐下降,患儿月龄>7月后下降趋势趋于平缓。泪道探通护理有效率随着月龄的增长变化不明显,两者综合分析,可考虑将7月作为选择泪囊区按摩护理或泪道探通护理方案的时间点,从而在保证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护理有效率的前提下延缓有创护理的介入。
  3.吸入麻醉下泪道探通护理有效率和就医体验高于局麻下泪道探通护理的有效率和就医体验。
  本研究通过对先天性鼻泪管阻塞实患儿短期临床的效果研究,提示荧光素消失试验可用于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初筛,可于7月月龄前开展泪囊区按摩护理,7月月龄后结合患儿病情及家属意愿择期开展泪道探通,择优选择全麻下实施,并以此构建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最佳实践方案,指导临床,以提升患儿及其家属的就医体验。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及目的:  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是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炎性脱髓鞘性疾病。既往研究认为,多发性硬化的发生发展是由外周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激活并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进而募集幼稚的小胶质细胞所导致的。但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单独用T细胞介导的炎症机制无法解释与炎症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病变。Yap是Hippo途径的下游有效分子,既往研究已经表明其基因位点与多种类型的癌症相关
学位
目的: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心理疾病,不仅增加患者致残率,其复发率和死亡率也高于非抑郁病人,大大增加了社会负担。脑卒中的发生常常伴有血小板功能的改变,如血小板聚集和血小板活性增强。既往研究提示,血小板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其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疾病中的作用得到了大量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支持。并且,血小板活性还在脑梗死病理生理过程中的血栓级联反应里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平均血小板体积(M
期刊
目的:  为深入探究妊娠期和哺乳期母鼠高脂饮食(High-fatdiet,HFD)是否能改变成年雄性后代的HPA轴活动,本研究(1)监测孕期及哺乳期母体HFD暴露的成年子代基础HPA轴活动包括皮质酮脉冲频率和脉冲幅度及皮质酮基础水平的变化.(2)观察母鼠HFD暴露的成年后代HPA轴对不同应激模型如束缚(1h)、脂多糖(25μg/kg,iv)和胰岛素导致的低血糖所诱导的不同的应答反应.③通过杏仁核特
学位
期刊
目的: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cognitiveimpairment,PSCI)是卒中后最常见和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异质性较大,从10%到82%不等,且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加了卒中的复发率和死亡率。目前已知PSCI的危险因素众多,如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但大多都难以预防和治疗。因此,寻找PSCI的新的预测因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既往研究
学位
【背景】卒中(Stroke),又称为脑血管意外,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其中缺血性卒中约占所有卒中总例的70~80%。脑卒中高发病率和高致残、致死率的特点,不仅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身心障碍,而且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据《柳叶刀》报道,对1990~2013年间100多个国家中风情况进行评估后,研究发现中国是卒中风险因素占比最高的国家之一,每年新发病人数达200~250万,卒中已成为我
期刊
期刊
遗传性凝血因子Ⅺ(congulationfactorⅪ,FⅪ)缺陷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首先由Rosenthal等在1953年报道,既往被称为血友病C,是FⅪ缺陷引起的出血性疾病。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1/10万~1/100万,犹太人和法国巴斯克地区发生率较高,但在中国人群中较为罕见。遗传性纤溶酶原缺陷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遗传疾病,是纤溶酶原(Plasminogen,PLG)含量或质量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