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类型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fzqgkvbav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类型与急慢性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血钾水平、血清脑钠肽、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室舒末内径的关系。  方法:  101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结果,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和慢性缺血综合征chronic ischemic syndrome,CIS)两组,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所发生的心律失常类型,分析比较心律失常类型与急慢性缺血、冠脉病变支数、血钾水平、血清脑钠肽、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末内径的相关性。  结果:  1、ACS组与CIS组心律失常类型:ACS组772例患者,房早285例,房速113例,房颤42例,室早292例,室速40例;CIS组242例患者,房早97例,房速41例,房颤9例,室早85例,室速10例。  2、ACS组心律失常类型与影响因素(冠脉病变支数、血钾水平、血清BNP及心功能)关系:心律失常的类型与冠脉病变支数、BNP水平、LVEF及LVDD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律失常类型与血钾水平有关,低血钾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更高(占65.9%,P<0.05)。随着病变支数增加,三支病变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且BNP升高、LVEF下降及LVDD增大时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室性心律失常。  3、CIS组心律失常类型与影响因素(冠脉病变支数、血钾水平、血清BNP及心功能)关系:心律失常的类型与冠脉病变支数、血钾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律失常类型与BNP、LVEF及LVDD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当BNP升高、LVEF下降及LVDD增大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更高;冠脉单支病变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低血钾时,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结论:  1、ACS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类型与冠脉病变支数BNP水平及LVEF和LVDD无关,但低血钾时容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  2、CIS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类型与冠脉病变支数和血钾水平无关,但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与BNP升高、LVEF降低及LVDD增大有关。  3、ACS患者随病变支数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升高,低血钾时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而BNP升高、LVEF下降及LVDD增大时易发生房性心律失常。  4、CIS患者单支病变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低血钾时易发生房性心律失常,而BNP升高、LVEF下降及LVDD增大时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
其他文献
玉米平衡施肥回归设计试验结果表明 ,在黔西县玉米的最优施肥方案为 :N肥施用量为 12 6 7~ 18 4 6kg/6 6 7m2 ,P肥施用量为 2 6 8~ 3 4 1kg/ 6 6 7m2 ,K肥施用量为6 35~ 6 9
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disease),简称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