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一步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之一。在此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城中村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其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城市包围之中,受到深厚的城市氛围影响;另一方面,其在生活习惯、思想意识以及文化习俗上仍然保留着浓厚的乡村气息,显得与城市格格不入。可以说,城中村亦城亦村。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政府对越来越多的城中村实施改造,以使其更好地适应城市化发展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推动城市化的发展。而改造的方式之一,就是对城中村实施拆迁安置。一直以来,经历此过程的老年人是被忽略的群体,有时甚至被认为是累赘。他们所遭遇的问题,很少受到重视。这些问题,往往随着房屋的拆迁,重垒堆砌,被带至新的环境,依然无法得到解决,最终影响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老人们因拆迁出现了无奈、无助以及焦虑等负面情绪,甚至对拆迁产生抗拒。本研究以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为理论依据,立足于S社区,通过参与式观察调查发现,老人们之所以对拆迁产生焦虑甚至抗拒,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拆迁致使他们失去了原有的社区资产。本研究将其称之为拆迁带给老人们的强烈的剥离感。基于此,在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视角下,本研究以小组活动为载体进行介入,帮助拆迁前老年人通过自身的努力,保护其社区资产,从而减轻他们强烈的剥离感。剥离是被动的,而保护却是主动的,老年人也是具有强大能量的。首先,本研究结合我国实际,对以往研究中的社区资产的分析框架进行扩展,加入关系资产内容,展开对于拆迁前老年人社区资产的分析;其次,在纳入了关系资产内容的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的指导下,对拆迁前老年人实施社会工作介入,保护他们的社区资产,减轻剥离感带来的焦虑以及抗拒;最后,根据社会工作的实践介入,进行了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理论的小结与反思:1、从社区的资产、资源角度出发,更有利于进行社区介入;2、与以往研究不同,本研究根据熟人社会在老人们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在界定以及分析社区资产时,突出了老人们的关系资产,将关系资产作为社区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研究。从社会工作的角度,为个人以及家庭提出了应对老人负面情绪以及保护老年人社区资产的对策建议,为社区进行保护老年人社区资产的老年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为政府实施更有利于保护老年人社区资产的拆迁安置提出了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