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治疗最主要的特点之一,研究中药复方作用的物质基础在中医药现代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阻络证的代表方剂--清络方为研究对象,分五个部分对其活性部位的物质基础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文献研究总结了清络方的临床应用和现代研究(前言部分),并对组成清络方复方的三个单味药苦参、青风藤、黄柏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综述。共引用文献213篇。第二部分清络方活性部位制备工艺研究及其药效初步评价首先以总生物碱含量为指标,优选了清络方的提取方案;接着以尽可能保留复方的多种有效成分为目标,对多种树脂的富集纯化效果和工艺流程的合理性进行考察后,优化制备工艺流程,得到清络方活性部位;并对该制备工艺进行验证,3批样品的制备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制备工艺稳定。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建立了清络方活性部位总生物碱的定量测定方法,结果表明方法精密性和重现性良好,回收率符合要求,可作为清络方活性部位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本部分还对清络方活性部位的药效进行初步评价。①选择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反应和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两个模型分别考察了抗炎和镇痛活性,表明清络方活性部位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②研究了清络方活性部位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影响,实验表明清络方活性部位能有效地改善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关节肿胀,降低其血清中抗Ⅱ胶原抗体含量,提示其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有治疗效果,并在抗血管新生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作用。第三部分清络方活性部位及君药苦参黄酮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采用多种纯化分离方法和结构鉴定技术(如UV,IR,MS,1H-NMR,13C-NMR等波谱学技术和化学方法)对清络方活性部位和君药苦参黄酮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共分离鉴定了26个化合物。①首次对清络方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其活性部位中分离鉴定了17个化合物;其中生物碱9个,苯丙素类2个,内酯类2个,甾体类2个,黄酮苷类1个,长链烷酸类1个。其中的2个化合物:石虎柠檬素A和正二十六烷酸属首次在组成清络方的三味中药苦参、青风藤、黄柏中发现;根据结构类型和生源途径判断石虎柠檬素A很可能来源于黄柏,而正二十六烷酸应该来源于苦参。其余的15个化合物为清络方各单味药已有报道的化合物。根据文献可以推测苦参碱、槐果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三叶豆紫檀苷来源于苦参;青藤碱、尖防己碱、尖防己定碱来源于青风藤;小檗碱、巴马汀、黄柏内酯来源于黄柏;丁香苷、丁香脂素-4,4′-O-双-β-D-葡萄糖苷在青风藤、黄柏中均有发现;β-谷甾醇、胡萝卜苷在三味中药中均有发现。②苦参为清络方的君药,对苦参黄酮部位进行化学分离和结构鉴定,旨在为清络方指纹图谱的建立和活性筛选提供单体化合物。从苦参黄酮部位中分离鉴定出9个化合物,其中正二十六烷酸属首次从苦参中获得。其他8个化合物分别为苦参酮、降苦参酮、三叶豆紫檀苷、芒柄花素、苦参醇O、正-谷甾醇、胡萝卜苷、蔗糖。第四部分君药苦参药材中苦参酮与降苦参酮的含量测定建立了同时测定君药苦参药材中2种典型黄酮--苦参酮和降苦参酮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为苦参药材及其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参考;尤其是对苦参酮的含量测定,本研究之前尚未见文献报道。采用Phenomenex Gemini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50:5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90nm。结果表明:苦参酮和降苦参酮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3186~1.5930μg(r=0.9998),0.1128~0.5640μg(r=0.9999);苦参药材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100.56%(RSD=0.93%),96.66%(RSD=0.85%);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良好。研究发现:不同产地的苦参药材苦参酮和降苦参酮的含量有较大的差异。第五部分清络方活性部位入血移行成分初步研究采用HPLC-MS技术对清络方活性部位的入血移行成分进行初步研究。通过比较含药血浆、空白血浆、清络方活性部位的质谱信息,发现了8个入血新增质谱峰,鉴定了其中6个,分别为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苦参碱、青藤碱、槐果碱和巴马汀;而质荷比为594.8、780.2的2个质谱峰,在清络方的活性部位中并未存在,初步推测可能为清络方活性部位中某些成分的转化物(或药物代谢产物),也不排除可能是清络方活性部位给药后家兔产生的内源性物质。在定性研究清络方活性部位入血移行成分的基础上,对其中的5种主要入血成分在体内的经时变化情况做了初步分析,为其进一步的药代动力学和临床药理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