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inux作为一个成熟而稳定的网络操作系统,它支持完整的TCP/IP协议簇,其内核结构在在网络方面是非常完善的,提供了对包括十兆位、百兆位及千兆位的以太网,无线网络、令牌环和光纤甚至卫星的支持,这对现在依赖于网络的嵌入式通信设备来说无疑是很好的选择。Linux支持多种类型的套接字地址簇并将其抽象为统一的套接字接口,这一抽象的引入是为了方便互联网应用程序的编程,也为网络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了便利,文中的室内终端控制软件就是利用socket套接字接口来完成的数据传输。嵌入式卫星通信室内终端硬件平台采用MPC8250和FPGA相结合的设计办法。其中MPC8250集成了通信处理模块负责从局域网收发数据,并进行用户层面的数据处理,FPGA负责数据的编码和调制。操作系统采用Linux,负责进程调度、内存管理和提供网络接口。采用不同的嵌入式CPU架构就会有不同的软件开发环境,在MPC8250上开发系统和应用软件,需要构建交叉编译环境来向目标系统移植针对性的Linux内核,应用程序也需要在此交叉编译环境下编译才能在MPC8250硬件平台上运行。本文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描述了嵌入式硬件平台REWIN-PPC8250主板的搭建,针对MPC8250嵌入式CPU对Linux 2.6.18内核进行裁减和编译,完成了对内核的移植工作,完成了Linux的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在此基础上给出了IDU控制软件客户端设计思路,并给出了室内终端的TCP和UDP服务器程序设计开发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