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土壤及地下水中重金属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其中Cd对人体产生的损害巨大,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在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土壤及地下水Cd污染的问题时,如何采取适当的治理措施己经成为当务之急。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土壤中典型铁矿和粘土矿物,即针铁矿、蒙脱石,连同针蒙混合物以及非晶质氧化铁与蒙脱石复合物为研究对象,利用FTIR、XRD、SEM及BET比表面积等手段观察分析了其表面特征,对其进行了吸附水溶液中Cd(Ⅱ)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及地下水中重金属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其中Cd对人体产生的损害巨大,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在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土壤及地下水Cd污染的问题时,如何采取适当的治理措施己经成为当务之急。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土壤中典型铁矿和粘土矿物,即针铁矿、蒙脱石,连同针蒙混合物以及非晶质氧化铁与蒙脱石复合物为研究对象,利用FTIR、XRD、SEM及BET比表面积等手段观察分析了其表面特征,对其进行了吸附水溶液中Cd(Ⅱ)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试验并分析了试验结果,探讨了不同水化学条件对吸附水溶液中Cd的影响,初步探索了针铁矿、蒙脱石、针蒙混合物及非晶质氧化铁与蒙脱石复合物对Cd的吸附特征及影响因素。表征分析表明:制备的针铁矿、提纯的蒙脱石及制备的非晶质氧化铁-蒙脱石复合物,通过XRD图谱确定为目标产物;通过FTIR明确了各样品的主要官能团,也清楚了非晶质氧化铁与蒙脱石的复合没有改变蒙脱石的骨架结构;通过SEM观察到针铁矿呈细小棒状,蒙脱石呈片状,铁蒙复合物呈不规则团块状;通过BET比表面积清楚了非晶质氧化铁的加入提高了蒙脱石的比表面积,蒙脱石与针铁矿的比表面积均小于复合物。吸附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吸附Cd(Ⅱ)能力最强的为铁蒙复合物,平衡吸附量达8mg/g,其余依次是蒙脱石的7.85 mg/g、针蒙混合物的7.59 mg/g、针铁矿的3.47 mg/g,复合物的吸附能力随着铁含量的增加而增强,混合物的吸附能力随着蒙脱石含量的增加而增强。各样品吸附Cd(Ⅱ)的动力学过程以快速反应为主,吸附在前60 min内就已经大致完成,但要达到完全平衡所需时间较长。各样品对Cd(Ⅱ)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该吸附主要是化学吸附。复合对Elovich和双常数动力学方程的拟合相关系数也达到了0.8707和0.8850,说明复合物对Cd(Ⅱ)的吸附是一个受多种动力学机制控制的复杂过程。吸附热力学试验结果表明:各样品吸附Cd(Ⅱ)的ΔG<0,该吸附常温下可自发;ΔH均大于0,反应吸热。经再次试验得知针铁矿及针蒙混合物对Cd(Ⅱ)的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蒙脱石本身吸附能力较强,升温对其影响不强烈,复合物在较高温度时其本身不稳定,吸附能力有小幅度下降。针铁矿及复合物对Cd(Ⅱ)的等温吸附过程可用Freundlich方程进行描述,拟合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21和0.97013,针铁矿和蒙脱石对Cd(Ⅱ)的等温吸附过程可用Langmuir方程进行描述,拟合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2和0.97918。针蒙混合物对Langmuir方程的拟合度高于Freundlich方程。水化学条件对吸附Cd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强酸性环境中不利于各样品对Cd(Ⅱ)吸附,随着p H的提升,各样品的吸附量相继增加。离子强度的改变对针铁矿与复合物吸附Cd(Ⅱ)并未产生有规律地影响,蒙脱石则随离子强度的加大其吸附量相应降低。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Cd(Ⅱ)初始液浓度的增大,各样品的吸附量也随之提升,复合物在较高浓度Cd(Ⅱ)中依然能吸附大部分Cd。与不同阴阳离子共存时复合物的吸附量均高于针铁矿与蒙脱石。与不同阳离子共存时(以Na+为基准),K+对针铁矿和复合物吸附Cd(Ⅱ)的影响很小,对蒙脱石起到抑制作用。Ca2+和Mg2+抑制了针铁矿及蒙脱石对Cd(Ⅱ)的吸附,对复合物影响不大。与不同阴离子共存时(以NO3-为基准),复合物对Cd(Ⅱ)的吸附量未发生明显变化,蒙脱石的吸附量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降低,针铁矿的吸附量均得到了提升。阴离子对针铁矿吸附量的提升较为明显,复合物吸附量小幅度下降,蒙脱石吸附量无整体性变化趋势。在各项水化学条件中,对分配系数影响最大的是p H值的变化。在p H值由3增加至9后,各样品对Cd(Ⅱ)的分配系数提升了4个数量级以上,其余条件的影响均无此显著。
其他文献
我国国土面积广袤,地质环境复杂,地质灾害频发,目前排查出了近30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约有70%隐患点没有被发现,其中,滑坡首当其冲,为我国最频繁的地质灾害之一,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2019年7月23日晚上8时40分左右,贵州省水城县鸡场镇后山发生大型山体滑坡-碎屑流,共造成43人遇难,9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超1亿元,是近年来造成非常严重后果的地质灾害之一。鸡场滑坡作为一个典型的西南山区强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从古至今矿山开采活动从未停止,历史采矿形成的老硐通道破坏原生环境,导致周边硫化矿物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形成的老硐酸性水对环境造成严重威胁。本文从研究角度出发,以德兴铜矿大桥林场老窿硐为重点研究对象,进行资料收集整理、野外调查、现场取样,在德兴铜矿老硐现状、地质背景、矿石组分特征的基础上,分析老硐酸性水的水化学特征、环境污染现状以及特征因子空间演化情况,结合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地下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行,与之配套的铁路、公路建设需要修建大量的隧道。特别是西南地区,隧道建设过程中往往会穿越高压、富水地层,隧道高外水压力问题随之而来。因此,合理的评估隧道外水压力不仅可以为隧道抗水压衬砌设计提供参考,而且可以减小隧道排水产生的生态环境负效应。以往对于隧道外水压力的评估大多根据经验折减系数、解析法估算等,经验折减系数往往只考虑单一因素对隧道外水压力的影
全波形反演作为一种能够在理论上提供更高精度成像的反演方法,是当前地震勘探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它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计算量庞大,特别是对于3D弹性介质的全波形反演。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区域分解技术发展了一种3D弹性波全波形反演并行实现策略。首先,对全波形反演理论进行简要介绍;然后,详细分析区域分解并行实现中的主要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最后,通过简单的透射模型证明了算法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为主的岩石化学风化是重要的碳汇过程,积极参与全球碳循环。在这个过程中,控制碳酸盐岩化学风化的表层岩溶动力系统与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密切相关,对环境变化响应迅速。青藏高原区是我国第二大碳酸盐岩区,潜在碳汇能力巨大,但受青藏高原地形和气候条件的影响,相对于我国南方岩溶区,青藏高原区岩石化学风化碳汇研究工作开展较少,缺乏系统的岩溶水文和水化学调查研究资料;同时,青藏高原区地处印度大陆与
风险评估与管理作为一种合理有效的滑坡灾害防灾减灾理念和模式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在单体滑坡定量风险评估中,滑坡运动危险性(Run-out hazard)的研究显得尤为关键,其大小直接决定了滑坡启动后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目前,动态数值模型是用于滑坡运动危险性评估的常用工具。然而,滑坡运动过程所涉及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是复杂、多变、随机的,本身就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另外,由于动态数值模型的简化以
“双碳”目标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城市与区域治理提出了绿色低碳转型的新要求。公共机构率先实施节能降碳行动对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具有减量、带动与政策效应。当前公共机构在节能降碳过程中存在地方性权责与测算标准尚不明确、地区间治理成效差距较大、数据与信息共享不足、示范带动效果尚未显现等现实困境,结合“双碳”目标下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的新要求,以公共机构节能降碳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存在“央地—部际—区域—主体”多重
拟建G8012弥勒至楚雄国家高速公路登楼山隧道将穿越小江断裂带与次级断裂夹持的断块山,隧址区出露地层为元古界至中生界三叠系碳酸盐岩与碎屑岩地层,两者呈间互状排列。小江断裂带由于其强烈的活动性,使得断块山体断层构造发育,断层两盘错距较大,因此岩体空间结构非常复杂。此外,受控于典型西南岩溶与断裂作用,区内岩溶水活动性强,沿构造行迹多形成地下暗河、管道等强导水介质。隧道在此工程水文地质条件下施工可能会遭
目前,随着世界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的急速增长,地下水资源超采现象严重,引发了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地下水污染和生态环境退化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弱透水层作为地下含水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赋存着大量的地下水资源,却常常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被忽视。在人类过度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当下,弱透水层固结排水过程的研究对深刻认识地下含水层系统水流运移规律、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采和地下水环境问题防控至关重要。近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