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渡河流域金成矿带是我国西南地区发现的一条重要的金成矿集中区。矿区位于扬子地台西缘康滇地轴北端,龙门山褶皱带和巴颜喀拉造山带相接处。已发现多处岩金矿床,构成了著名的康定大渡河“金谷”。大渡河金成矿带处于多组大断裂交汇部位,自震旦纪以来直至当今地质构造活动依然活跃。经历多阶段多期次的岩浆活动,构造运动,成矿条件十分优越,找矿潜力巨大。黄金坪金矿床地处大渡河流域金成矿带中段,为区内产于基底中的典型金矿床。区内岩浆活动频繁,皱褶、断裂十分发育。该矿床发现较早(1983年),并一直都在开采中。但因为受气候、地理位置等自然条件限制,近年来较少有专家学者对该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条件、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因此本人结合矿物岩石学、地球化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在前人已总结的成果基础之上,较系统地研究了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成矿物质的来源及其成矿条件。黄金坪金矿床成矿流体在早期受挤压后期拉张贯入断裂或者裂隙中,属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床。含金石英脉在空间上与辉绿岩岩脉密切相伴,并捕获了大量辉绿岩或者硅质岩,时而捕获,时而相互平行。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毒砂、方铅矿、闪锌矿,含有少量磁铁矿。结合野外地质观察及室内鉴定对黄金坪石英闪长岩挑选锆石U-Pb测年,获得成岩年龄723Ma左右,与金成矿年龄相差甚远。含金石英脉ESR测得的年龄分别为50.5±5.0Ma、16.7±1.6Ma、4.9±0.4Ma。其中16.7±1.6Ma的含金石英脉为主要含金石英脉,石英闪长岩与金成矿年龄相差甚远。结合野外地质观察及室内鉴定,对黄金坪金矿床的岩石学特征、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的研究表明,金成矿形成于造山环境。石英流体包裹体表明矿床成矿流体温度属于中低温,黄铁矿S同位素分析获得成矿流体中的S来自地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