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四君子汤对严重烫伤大鼠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

来源 :泸州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er1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加味四君子汤对严重烫伤大鼠心血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s, PMN)、腹腔巨噬细胞(Macrophages,Mφ)凋亡的影响。方法:1.实验分组:实验采用健康、成年Wistar大鼠55只(重庆瑞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体重(225±25)g。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5只,烫伤对照组25只,烫伤中药治疗组25只。室温保持26℃,分笼喂养,自由饮食。2.加味四君子汤的配制:加味四君子汤由人参25g、茯苓20g、白术20g、甘草10g、大黄5g组成(由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中药房提供)。水煎煮25min,共200ml。过滤浓缩至1.0g/ml,后于冰箱4℃保存,给药前将中药制剂复温至常温。3.动物模型制备:烫伤对照组及烫伤中药治疗组均选用30%TBSAⅢ度烫伤大鼠模型[1],烫伤后腹腔注射乳酸林格液(30ml/kg)抗休克,背部烫伤创面外涂1%磺胺嘧啶银乳膏。烫伤中药治疗组在伤后8h开始在大鼠清醒状态下经口腔用灌胃针缓慢注入加味四君子汤,2ml/次,2次/日。正常对照组和烫伤对照组采用同样的方法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直至动物活杀。4.标本收集:分别收集烫伤后12h、24h、3天、5天、7天大鼠心血中性粒细胞和大鼠腹腔巨噬细胞。5.标本检测及处理: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大鼠心血中性粒细胞,腹腔巨噬细胞的凋亡百分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烫伤后12h,烫伤对照组和烫伤中药治疗组伤后大鼠中性粒细胞凋亡率均较正常对照组低,于1天后达到最低,以后逐渐升高,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aP<0.05bP<0.05)。烫伤组各时相中性粒细胞的凋亡率均较烫伤中药治疗组相应时相低,(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烫伤后12h,烫伤对照组和烫伤中药治疗组伤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凋亡率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于1天后达到最高,以后逐渐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cP<0.05dP<0.05)。烫伤组各时相腹腔巨噬细胞的凋亡率均较烫伤中药治疗相应时相高,(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严重烫伤后,大鼠心血中性粒细胞的凋亡发生延迟,延迟凋亡的中性粒细胞可发生继发性坏死,释放各种毒性物质,可能加重组织或脏器的损伤,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2.严重烫伤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明显下降,可能是导致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粒细胞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一。3.四君子汤加味大黄可以促进严重烫伤大鼠中性粒细胞的正常调亡,减轻巨噬细胞的凋亡,从而促进免疫恢复,降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的发生率。
其他文献
<正> 随着深化改革开放,旅游业的发展势所必然。由于各旅游点游客增多、食物丰富和管理不善,鼠类数量增多。为此,我们于1992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在鼓山旅游区进行了鼠类调查,
房地产开发企业中配套设施分为能有偿转让配套设施和不能有偿转让配套设施,通过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能有偿转让配套设施和不能有偿转让配套设施成本核算分别探讨,提出一些完善配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RAAS系统、外周循环EPCs、炎症因子、BNP及心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入选的46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
本科生应当接受不同领域的博雅教育,这一信念对于21世纪乃至后世的美国教育而言都至关重要。在这份报告中,通识教育委员会肯定了哈佛大学旨在提供一种广泛且多样化学习的通识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金字塔尖”,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其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高等教育投资效率的高低。本文结合2003-2014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
后现代主义渗透在不同的领域和学科,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家也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彼此的观点有些不同,甚至相去甚远。但是,后现代在反中心主义、反本质主义、反普遍主义、反基础主义、
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的指标确定的前提是要了解两者之间的动态变化情况。以济南市为例,定义了城乡居民点关系指数(URSRI)来反映两者总量之间的关系,定义了城
<正> 普普通通的题材,平平凡凡的人物,散散漫漫的结构,电视连续剧《黄河东流去》(以下简称《黄》剧)却自有其动人之处:它展示了黄河之滨鲜活的众生相,饱含着人情味。
隔水采油是陇东油田套损井恢复产能的主要技术,目前暴露出隔采周期短、坐封后管柱发生弯曲变形、偏磨严重、油管蠕动失效等问题。研制了新型Y341型低压力封隔器,经过现场应用
在全球环境日益污染和能源日渐危机的情况下,绿色建筑应运而生,已逐渐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潮流。本文从人们对绿色建筑存在的误区,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概况和问题,未来绿色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