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老年自然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我国中老年自然人群颈动脉颈动脉粥样硬化现况,研究我国中老年自然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病的关系,研究我国中老年自然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措施。 方法: 2002年9月对北京石景山区43~73岁农村居民1202人进行心血管病随访和危险因素横断面调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应答率为85.7%。受检率为86.2%。抽取20名研究对象重复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以评价医师之间和医师本身的重复性。两名医师测量IMT和血管内径的结果无显著差异,IMT相关系数为0.69,血管内径相关系数为0.83~0.90;斑块检出的一致率达到97.5%(κ=0.950),斑块面积亦无显著差异,两医师相关系数为0.955;P<0.01。医师对同一研究对象前后两次测量IMT和血管内径的结果无显著差异,IMT相关系数为0.69,血管内径相关系数为0.69~0.81;斑块检出的一致率达到85%(κ=0.696),斑块面积亦无显著差异,医师相关系数为0.833;P<0.01。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将P<0.05设为统计学显著水平。 结果: 1.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的分布特征: (1) IMT:全部人群IMT在0.48~1.23mm之间,均值为0.71±0.10mm,男性为0.73±0.10mm(0.48~1.11mm),女性为0.70±0.09mm(0.48~1.23mm),男性厚于女性(P<0.01);无论男女,IMT均随年龄增大呈现增厚趋势,P<0.01;颈动脉窦部IMT均值最厚,远端次之(p<0.01)。 (2) 斑块:全部人群斑块阳性率为36.9%(444/1202),男性(47.2%)明显高于女性(31.3%)。随年龄增加,男女斑块阳性率均呈上升趋势,P<0.01。硬斑检出率为24.0%(288/1202),软斑检出率为24.5%(295/1202),混合斑检出率为31.9%(384/1202)。斑块平均数目和平均面积均随年龄增加而呈现增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