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CRISPR-Cas(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and their associated genes)是原核生物用来抵御病毒和噬菌体等外来遗传物质的一种获得性免疫系统,该系统大概分布于40%细菌和90%古菌中。目前,CRISPR-Cas系统分为两大类(Class1、Class2),六个型(Type Ⅰ-Ⅵ)。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RISPR-Cas(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and their associated genes)是原核生物用来抵御病毒和噬菌体等外来遗传物质的一种获得性免疫系统,该系统大概分布于40%细菌和90%古菌中。目前,CRISPR-Cas系统分为两大类(Class1、Class2),六个型(Type Ⅰ-Ⅵ)。其中属于Class2的Cas9和Cas12系统已经广泛地用于各种不同的真核生物以及原核生物的基因编辑,引领了一场伟大的生物学革命。基于此,这一革命性的技术的发现者也在2020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然而,Cas9和Cas12系统在原核生物中的分布并不广泛,大量存在于古菌和细菌中的则是属于Class1的I型和Ⅲ型CRISPR免疫系统。冰岛硫化叶菌(Sulfolobus islandicus)REY15A是古菌研究中的重要模式生物,它编码了三种CRISPR系统,分别是属于Type I的Ⅰ-A和属于Type Ⅲ-B的Cmr-ɑ和Cmr-β。在过去的10年里,本实验室采用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结构生物学方法对两种Ⅲ-B型CRISPR免疫系统,即Cmr-ɑ和Cmr-β,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但是,对于Ⅰ-A免疫系统,即在该古菌基因编辑中展示出最强免疫活性的CRISPR系统,还停留在对其免疫活性的初步遗传表征上,其主要原因是,Ⅰ-A型CRISPR复合物的纯化问题难以得到突破。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不同途径,探索纯化完整Ⅰ-A复合物的方法,得到完整的复合物,进而揭示Ⅰ-A型CRISPR免疫系统的分子机制,为该免疫系统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以及研究微生物与它们的病毒的相互作用及其分子生态学提供坚实的基础。本研究首先构建了8个不同的复合物共纯化的表达质粒,并将这些质粒转化到S.islandicus REY15A中进行纯化测试,通过对这些不同的纯化结果的分析,找到了纯化S.islandicus REY15A中Ⅰ-A复合物的最佳方法,即给Ⅰ-A组分中的Cas5或者Csa5蛋白加标签时具有非常好的共纯化效果。另外为了后续的蛋白纯化和生化实验,本实验利用内源性CRISPR系统对Ⅰ-A型CRISPR系统基因簇进行了以下的操作:(1)更换S.islandicus REY15A中Ⅰ-A型CRISPR系统基因簇的启动子,从而增加了Ⅰ-A复合物基因簇的转录量。(2)将基因组上csa5基因的5’端加入10×His的标签,用于后续的蛋白纯化。(3)敲除基因组上原有的CRISPR arrays,以便于后续的生化实验。通过启动子更换与基因组上原位加标签的纯化方式,有效的提高了蛋白纯化效率,增加了蛋白获得量。但是,后续通过对获得蛋白进行检测时发现该蛋白中只含有Cas7、Cas5、Cas8和Csa5亚基组成的复合物骨架,不含有Cas3’和Cas3"亚基。该结果,与Type I-D,Type I-E和Type I-F的复合物中的纯化情况相似。但与Plagens在体外组装Type Ⅰ-A复合物时的实验结论相悖,即Cas3’和Cas3"是复合物组成的必要部分,对复合物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的纯化实验表明Cas3’亚基并没有与复合物紧密结合,更像是后期被复合物骨架招募而来。为了验证纯化到的Ⅰ-A复合物骨架是否具有体外活性,本实验分别将Cas3’和Cas3"蛋白从古菌中纯化,并初步尝试与现有的复合物骨架共同孵育,验证复合物是否具有体外的生化活性。本研究在之前的基础上第一次从宿主体内纯化到了较为完整的复合物骨架。虽然在与Cas3’和Cas3"蛋白的体外共孵育中并未出现预期之中的活性,但是为今后的实验打下来良好的基础。并且在复合物纯化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与之前已发表论文不同的现象,值得后续的详细研究。
其他文献
对称性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PT对称光学系统及其相关应用的研究已经成为非线性光学和量子光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前沿问题并取得了许多激动人心的进展。近年来,伴随着光学微腔结构特别是光力系统的发展,PT对称的微腔系统已经在实验上实现并且观测到了一系列传统结构所不能实现的光学效应。PT对称结构相比于传统结构根本的区别就是在于它具有增益,而增益可以用于补偿系统的耗散,并且可以提高腔的品质因子,以致于
细菌生物膜是细菌等病原体在某些不利条件下形成的特殊复合体。与游离的病菌不同,生物膜由于具有丰富的细胞外基质并紧紧的粘附于复用医疗器械及组织表面,传统的抗生素等理化治疗手段很难有效的由外而内作用到菌体本身,此外也造成了外伤难以愈合及植入物排异等医疗方面的不良后果。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Metal-Organic Frameworks)具有非常高的孔隙率、广泛的催化性能以及化学稳定性等优良特性,广
当前水体磷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着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生物炭作为一种稳定的多孔芳构化炭质材料,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用于磷回收,不仅能“以废治废”,负载磷后的生物炭还可生产炭基缓释肥,用于节肥改土,增加碳汇,实现磷、碳的生态循环。但现有工程生物炭用于磷回收仍存在吸附负载容量偏小、吸附效率不高等技术瓶颈,极大地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对生物炭进行钙、氮杂原子缺陷结构构筑,改变生物炭表面吸附活性
第一部分ITK-SYK融合基因过表达载体构建以及细胞转染目的:ITK-SYK是非特指外周T淋巴瘤中最新发现的一种融合基因,对外周T淋巴瘤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我们通过构建ITK-SYK融合基因的过表达慢病毒载体,转染Jurkat细胞使其表达SYK融合蛋白。同时观察慢病毒载体感染Jurkat细胞后的生物学行为变化。方法:用PCR方法分别扩增ITK,SYK基因片段,然后采用Fusion PCR方法将
泛素化是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现象,具有介导蛋白质降解、定位、激活等多种功能。泛素化过程由一系列酶催化,E3泛素连接酶是直接介导泛素向底物蛋白转移的酶,在泛素化的特异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人类存在600多种E3,调控成百上千种底物蛋白的泛素化,参与广泛的生命活动。HECT型、RING型和RBR型是泛素连接酶E3的三大类型,其中RING型E3研究最多,对其机制的了解也最为深入,而RBR型
近三十多年来将数学中拓扑的概念引入物理学后,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材料-拓扑量子材料。拓扑量子材料拥有独特的能带结构,会展现出对样品细节不敏感的拓扑性质。自单层石墨烯预言存在量子自旋霍尔效应后,不同的拓扑量子材料被陆续地预言以及证实。包括拓扑绝缘体、拓扑超导以及拓扑半金属等。这些材料具有丰富的物性特征以及新奇的电磁输运现象,对发展低能耗自旋电子学器件、拓扑量子计算具有重大意义。扫描隧道显微镜是一
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磷与矿物强烈相互作用的现象,发生表面吸附或者沉淀反应。高度风化的南方土壤是众多次生矿物的集合体,其表面活性大,亲和力高,土壤磷大多被其中的铁铝氧化物等矿物吸附固定,形成矿物结合态磷,并在氧化铁的包被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闭蓄态磷,导致磷的有效性显著降低。中国南方地处亚热带及热带季风气候区,稻田水旱轮作系统作为典型干湿交替耕作方式,导致土壤产生了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变化,从而深刻影响
磁性材料因其中存在自旋-自旋、自旋-轨道等复杂的相互作用,使其表现出丰富的物理性质,成为近年来普遍关注的功能材料。本论文以过渡金属氧化物为研究对象,就负磁化效应和磁热效应这两类既具有基础研究意义又具有重要应用的效应进行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概述如下:(1)使用溶胶-凝胶法并经过适当的退火处理制备了名义组分为YCr1-xMnxO3的钙钛矿结构的Mn掺杂Y-Cr基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研究表明,适
电子关联是多电子体系中普通存在的现象,它对许多强场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原子分子与强激光场相互作用时,电子关联效应在双电离和双激发态共振中体现得尤为重要。在早期近红外、中红外激光驱动的多光子双电离研究中发现了双电离产率增强的现象,电子关联在这种现象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得益于激光技术的发展,紫外和极紫外激光驱动下的少光子双电离开始受到关注。特别是少光子非次序双电离,由于体现了强烈的电
CRISPR-Cas(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and CRISPR-associated genes)系统是存在于细菌和古菌中的获得性免疫系统。本研究以冰岛硫化叶菌(Sulfolobus islandicus)为研究材料,该菌株编码III型CRISPR-Cas系统。当外源遗传物质入侵时,III型CRIS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