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集聚的研究由来已久,特别是对陆域产业并基于企业微观层面研究,且更注重“自下而上”的或自发形成规律等方面的探讨。本篇论文是以海洋经济地理学中产业布局理论为着眼点,基于省际尺度研究产业集聚活动形成的时空特征与规律及其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海洋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产业布局是海洋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产业发展在空间上的非均衡性是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在海洋产业布局中亦同样适用。关于海洋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刚刚起步,它是对原有基于陆域产业形成的集聚理论的延伸与补充,中观尺度是微观产业企业活动与相互作用的综合表现,产业集聚的正负效应相伴而生,自主的形成过程往往带有盲目性,长远来看正效应的取得是以弥补更多的负效应为代价的。地理学视角更注重其时空二维性的特征,以海洋产业布局理论为出发点更注重在认识产业集聚规律基础上的“自上而下”的调控,尽可能减少盲目性,增强正效应,降低负效应,发挥人为因素在其中的积极作用,为我国海洋产业布局规划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明确本文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是研究的关键,相关的概念与分类是定量分析的基础,因此,首先对相关学科的相关理论及相关概念和分类进行了整理和简析,并以海洋产业布局为视角进行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述。在此基础上,以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对我国海洋产业的集聚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描述分析,利用集中化指数对海洋产业的集聚程度进行了测度,主要侧重集聚特征在时间上的变化,依海洋产业的集聚程度进行了类型划分,依在时间上的演变特征进行了阶段划分,并作对比分析;利用区位熵,excel及GIS等对海洋产业整体与各分类产业进行了空间特征的表达、描述与分析。海洋产业集聚的时空特征是各因素、各层次系统内部与系统之间复杂作用及循环累积效应作用下的外在表现。因此这部分的研究在收集分析产业集聚理论基础之上寻找总结海洋产业集聚的驱动因素,并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基于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循环累积因果理论等,构建了海洋产业集聚驱动机理理论模型。海洋产业集聚系统的发展在整体上是否是健康的,怎样发挥人为因素的积极作用是现实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的最后选取了前文中测度的四个强集聚区,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这四个区域进行了海洋产业集聚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度的测度和研究,通过对比四个强集聚区在时间上的变化特征,提出了我国海洋产业集聚发展的结论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