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应用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进行前房容积测量及分析
目的:介绍与评价一种新的前房容积测量方法。
材料与方法:作者利用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及自行研制的图像分析软件对人眼前房容积进行测量。对这种容积测量方法的可重复性进行了分析。作者测量了正常前房、浅前房及深前房三组人群的前房深度,并且对浅前房组及深前房组激光虹膜周切术治疗前后前房容积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结果:
观察者内、观察者间及采集图像间前房容积测量的重复性系数分别为0.406%,0.958%and0.851%。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测量的一致性范围分别是-0.911u1~1.343u1和-7.875ul~-2.463u1。正常前房、浅前房及深前房组之间的前房容积测量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浅前房组(p<0.001)及深前房组(p=0.008)激光虹膜周切术治疗前后的前房容积测量值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论:本前房容积测量方法的重复性好,测量值与临床观察相一致。
第二部分、瞳孔对光反应对暗室激发试验结果的干扰作用观察
目的:观察瞳孔对光反应对暗室激发试验的干扰作用,进而对该试验提出改进意见。
方法:研究对象选自为排除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接受暗室激发试验检查的患者。利用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采集以下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前节图像:(1)明室;(2)短时间暗适应后;(3)暗室试验后。利用paired t test比较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瞳孔直径。利用Wilcoxon-Signed ranks test比较不同光照条件下贴附性关闭的房角数。
结果:
共47例47眼入选本研究。短时间暗适应后的瞳孔直径大于暗室试验后的瞳孔直径(P<0.001);甚至明室的瞳孔直径也大于暗室试验后的瞳孔直径(P=0.026)。短时间暗适应后房角贴附性关闭的范围显著大于暗室试验后房角贴附性关闭的范围(P<0.001);明室房角贴附性关闭的范围和暗室试验后房角贴附性关闭的范围无显著差异(P=0.157)。
结论:瞳孔对光反应的干扰作用导致暗室激发试验的假阴性结果增加。结合眼压值与短时间暗适应后的房角形态,可以得到更为准确的暗室试验结果。
第三部分、暗卧试验激发眼压升高的机制分析及其改进方法的初步探索
目的:阐明暗卧试验激发眼压升高的机制,进而对其在临床的运用提出初步的改进建议。
方法:研究对象选自40岁以上、周边前房深度≤1/4CT的患者,首先采用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Zeiss,USA,AC-OCT)对入选研究对象行眼前节成像及生物测量。取明、暗两种照明状态,前节测量参数包括:1.中央前房深度;2.前房宽度;3.水平子午线瞳孔直径;4.颞侧象限虹膜膨隆高度;5.晶体厚度;6.贴附性房角关闭象限数。随后对研究对象行暗卧激发试验,将激发后眼压升高≥8mmHg定为阳性。统计分析激发试验阳性眼与阴性眼间各测量参数间的差异,暗卧激发试验后眼压值与各测量参数间的相关关系以及激发试验结果不对称的两眼间各前节测量参数的差异。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70人,其中激发试验阳性结果20人,阴性结果50人。激发试验阳性及阴性眼间测量参数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激发试验阴阳性眼间,中央前房深度(P=0.022)、明室房角关闭数(P<0.001)以及暗室房角关闭数(P<0.001)的差异有显著意义;暗卧激发试验后眼压值与各测量参数间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与激发后眼压有相关关系的参数有:激发前眼压(P<0.001)、明室房角关闭数(P<0.001)、暗室房角关闭数(r=0.755,P<0.001);激发试验结果不对称的两眼间各测量参数的差异分析表明激发试验阳性的眼中央前房深度更浅,晶体厚度更高。
结论:暗卧激发试验阳性的机制在于暗室状态下房角的功能关闭,将其用于原发性房角关闭的早期诊断是合理可行的。如果以房角形态取代眼压标准做为阳性结果的判定依据,有望提高激发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由此我们建议将激发试验简化为暗室房角形态检查。
第四部分、眼前节生物测量及房角宽度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从生物测量的角度,对影响房角宽度的解剖因素加以识别和定量分析。
方法:接受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Zeiss,USA,AC-OCT)检查的青光眼专科门诊患者中符合条件者连续性纳入本研究,对入选的研究对象行眼前节成像及生物测量。本研究前节生物测量的参数包括:中央前房深度、角膜内径、中央角膜厚度、房角开放距离、500um虹膜厚度、1000um虹膜厚度、最厚位置的虹膜厚度、最厚虹膜位置、虹膜膨隆高度、瞳孔直径、晶体厚度、晶体突度。进行做为单一变量与房角开放距离相关的参数的相关关系分析以及参数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并建立回归方程。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212人,其中女性179人(84.4%),男性33人(15.6%)。年龄41-86岁,平均60.6±8.94岁。做为单一变量与房角开放距离显著相关的参数有:中央前房深度、角膜内径、中央角膜厚度、500um虹膜厚度、1000um虹膜厚度、瞳孔直径、晶体厚度、晶体突度、最厚虹膜距离、虹膜膨隆高度。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如下:房角开放距离=-0.377+0.310*中央前房深度-0.395*500um虹膜厚度+0.236*晶体突度-0.033瞳孔直径-0.222虹膜膨隆高度;中央前房深度=-0.024-0.988*晶体突度+0.324*角膜内径-0.086*晶体厚度:虹膜膨隆高度=0.224+0.279*晶体突度-0.051*瞳孔直径。
结论:
本研究证实了利用前节生物测量对影响房角宽度的解剖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的可行性。前节各解剖参数之间相互关联,房角的结构同周围组织的形态特征密不可分。在众多的前节参数当中,中央前房深度、500um虹膜厚度、晶体突度、瞳孔直径、虹膜膨隆高度直接影响了房角的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