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的文化观,在毛泽东思想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毛泽东文化观,作为建构和发展中国新文化实践的理论概括,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因此,它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而且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建构和发展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为此,本文着重从精神文化的角度,实事求是地探讨了毛泽东关于“观念形态的文化”理论,以期客观评价毛泽东文化观的理论价值、历史地位及其现实意义。正是从上述基本原则出发,本文着重从五个方面探讨了毛泽东的文化观。
第一部分,探讨了毛泽东关于中国新文化主体的理论。毛泽东的文化主体观,体现了毛泽东文化观鲜明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本文着重分析和论证了毛泽东关于“人民大众”是建构和发展中国新文化之主体,以及中国新文化必须为人民大众服务的问题;肯定了毛泽东文化主体论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的理论贡献,并分析了毛泽东文化主体论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贡献,并分析了毛泽东文化主体论的失误。
第二部分,探讨了毛泽东关于中国新文化与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关系问题。其中着重分析和概括了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中国新文化与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关系的一系列思想原则,并从理论高度进行了论证;同时,驳斥了中外学者在这一问题上对毛泽东的种种责难。
第三部分,探讨了毛泽东关于中国新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因此,本文在第三部分着重分析和概括了毛泽东对待中外文化的一系列根本性原则,并从理论上给予了有力的论证。
第四部分,探讨了毛泽东关于促进中国新文化繁荣和发展的“双百”理论。其中,着重分析了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文化发展规律理论为基础提出的“双百”理论的科学性;分析了“双百”理论在指导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及其在理论指导和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失误。
第五部分,探讨了毛泽东关于中国新文化与新政治、新经济的关系问题。其中,着重分析了毛泽东关于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双向作用”,提示了文化的实质及其在社会有机体中的重要地位。
最后,在结束语部分,本文着重揭示了毛泽东文化观在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构和发展中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