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是现下语言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关于隐喻的研究历史较为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从修辞角度对隐喻进行了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了“对比论”“替代论”“互动论”“映射论”“概念合成论”五种理论。其中莱考夫和约翰森(Lakoff&Johnson)提出的“映射论”,是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隐喻,认为隐喻形成于人的思维,而语言是其表现形式。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以隐喻为理论基础,以作家王蒙的作品《这边风景》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隐喻进行描写解释和分析研究。通过对收集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梳理国内外关于隐喻的研究现状,厘清其理论系统和主要学术观点,并结合小说文本和语料,分析施喻者和受喻者的主体性内涵,探究施喻者如何构建隐喻,受喻者解读隐喻的思维路径,方便人们理解隐喻的构建方式及其背后的含义。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由五小节构成。第一节为本文的研究目的。第二节为本文的研究意义。第三节为国内外研究综述,对国内外隐喻研究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理论观点,以及《这边风景》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第四节为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五节为本文语料来源介绍。第二章为隐喻理论概述部分,由三小节构成。第一节为概念隐喻理论介绍,首先,介绍了概念隐喻的三种类型即方位隐喻、本体隐喻、结构隐喻。其次,介绍了隐喻的特点即隐喻具有系统性和相似性。然后,介绍了隐喻的工作机制。最后,介绍了隐喻具有使抽象事物具象化、使语言生动形象化、使表意丰富委婉化、通过隐喻探寻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隐喻探究事物的本质等功能。第二节为概念合成理论介绍,主要介绍了概念合成理论及概念合成网络图。第三节为本章小结。第三章为《这边风景》中隐喻的分类与阐述部分,由四小节构成。第一节为方位隐喻,主要结合书中的例句介绍了上和下、前和后、高和低的方位隐喻。第二节为本体隐喻,从实体与物质隐喻、容器隐喻和拟人隐喻对文中存在的本体隐喻进行阐述。第三节为结构隐喻,对文中存在的旅途隐喻、河流隐喻、建筑隐喻、战争隐喻进行了分析。第四节为本章小结。第四章为《这边风景》中隐喻的构建与解读部分,由三小节构成。第一节为施喻者与隐喻构建,分析了隐喻产生的原因、施喻者构建隐喻的过程。第二节为受喻者与隐喻解读,分析了受喻者解读隐喻的过程、影响解读的因素。第三节为本章小结。第五章为《这边风景》中隐喻研究的借鉴意义部分,由四小节构成。第一节为始源域的多元性,通过对文中的隐喻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始源域具有多元性,既可是具体始源域又可是抽象始源域。第二节为隐喻构建的指导原则,施喻者在构建隐喻时具有主体性,其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认知来进行构建,但为了避免造成隐喻滥用现象,施喻者在构建隐喻时需遵循自洽原则。第三节为文学作品中隐喻的功能,通过总结《这边风景》中隐喻的功能来概括文学作品中隐喻的功能。第四节为本章小结。第六章结语部分。对全文的观点进行了总结,说明本文存在的局限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