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产业的发展对其他众多产业(如钢铁行业、橡胶制品业、石油化学、玻璃制造等)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对中国的经济增长起到关键作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随着能源供应紧张和环境质量严重下降,各个城市对汽车开始实行限购令,政府制定各种政策,如财政补贴、加大电动汽车的摇号指标等鼓励人们购买节能车,并大力投资研发电动汽车,这些迹象表明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可持续并蓬勃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能更好的了解汽车产业的市场概况,首先我们收集了100辆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制造商和品牌的车型作为分析样本,在有效市场假说的前提下,提出了两种不同形式的销量函数(线性和指数形式),运用DEA技术中的max-min形式的模型来判断汽车销量与汽车价格、质量、销售服务满意度指数和售后服务满意度指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结果分析得知汽车质量和售后服务满意度指数是影响汽车销量的主要因素,并且有效市场假说在我国汽车市场上不成立。此外,本文还从汽车企业的规模和品牌属性角度来考察市场的效率值高低以及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讨论了我国现行的产业政策对汽车市场效率的利弊。研究整个汽车行业的市场效率及其相关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要想提高中国汽车市场的效率和缓解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唯有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而增强节能汽车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是发展这一产业的重点核心环节,为此,政府通过制定国家科技计划、专项等方案对节能汽车加大财税政策的支持力度,并促进研发体系的形成。2011拟定的未来十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草案中指出,政府将大力斥资1000亿元人民币投入此新兴战略产业,打造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如何将研发资金合理分配给每一个公司并实现效益最大化是政府面临的挑战。基于此背景,本文运用DEA技术和博弈论方法,构建了联盟的特征函数,从每个企业的投入产出成果的角度,研究了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的分配问题。最后给出了两种不同形式的分配方案,即夏普利值和核仁,探讨了这两种形式下的分配方案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