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针对西部农村贫困地区适龄失辍学青少年而开展的“生存与适应能力培训项目”(以下简称西部教育扶贫项目)为个案。通过对参与项目的专家和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质性访谈,以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参与式观察,探讨以下问题:在教育扶贫项目中,专家与一线教育工作者之间如何构建合作伙伴关系;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发展的意义以及与此相关的中国社会背景下的社会资本、信任问题;专家与一线教育工作者之间通过参与式合作实现赋权的可能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
1.合作伙伴关系是专家与一线教育工作者在参与的过程中建立和完善的。合作关系的建立为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提供了框架。合作关系建立后,营造一个吸引和鼓励参与的氛围,引导参与者不同的合作意愿,建立信任进而形成共同目标,是合作伙伴关系发展的首要任务;
2.认识和发现合作伙伴关系中不同参与者的优势非常重要。在合作伙伴关系建设中,提高合作伙伴关系的工作效率,实现“和则多力”就要让每个参与者都感到自己是不可替代的和有价值的一员,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和作用;
3.专家与一线教育工作者合作有利于实现双方的赋权。教育理论方面的专家与一线教育工作者合作,不仅有利于一线教育工作者接受新的教学理念,促进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有利于教育理论方面的专家了解基层的教育现状。在此过程中,加强了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的沟通,实现了二者之间的赋权,为合作伙伴关系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4.合作伙伴关系之间的争端不能采取冲突对抗的方式解决,更不能诉诸第三方来强制执行。合作伙伴之间的冲突应从教育与赋权的角度考虑,视冲突是对话的一种方式,采取协商和沟通的方式解决,而不能诉诸第三方,利用资源优势强制解决;
5.信任是合作伙伴关系发展纽带。在参与过程中,随着专家与一线教育工作者了解的加深,以及互惠互利关系的实现,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也不断加深,合作伙伴之间合作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建立横向网络的信任关系,增加社会资本。
本研究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第二章是本研究的文献综述,对合作伙伴关系的涵义、特征,建立策略以及积极意义进行了分析和综述;第三、四、五章是对西部教育扶贫项目中合作伙伴关系发展过程的描述和分析;第六章是研究结果以及对研究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