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变化及其与行为神经测定指标的相关性研究,为临床早期诊断,评价新生儿脑损伤程度,探索HIE发病机制等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入选对象为2008年3月至2009年2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HIE患儿60例,诊断标准按2004年长沙会议修订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及临床分度》,于生后0-3天和14天时我们采用荧光偏振技术测定红细胞膜流动性,并同期由受过专业培训的新生儿医师对其行NBNA评分,选择无围产期窒息史、产伤史,无宫内发育迟缓及感染性、代谢性疾病史,且除外核黄疸及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其母孕期健康的足月新生儿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HIE组患儿急性期的红细胞膜流动性和NBNA评分均明显低于恢复期及对照组(P<0.01),恢复期两项指标均较急性期有所升高,但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HIE组患儿的红细胞膜流动性在急性期及恢复期均与NBNA评分呈正相关(r=0.572,p<0.001;r=0.57,p<0.001)。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过程中存在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变化。红细胞膜流动性在急性期及恢复期均与NBNA评分呈正相关。红细胞膜流动性可作为HIE早期评价脑损伤程度的指标及脑损伤恢复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