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ON网络中DBA算法的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wang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P业务的爆炸性增长对现有光传送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大容量带宽,网络带宽的动态分配等等,为了有效地满足人们对现有光网络更高的功能要求,G-bit宽带无源光网络应运而生。GPON网络具有高带宽,高效率,大覆盖范围,用户接口丰富等众多优点,被大多数运营商视为实现接入网业务宽带化,综合化改造的理想技术。本文首先对PON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FTTx技术的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GPON技术标准化进程,GPON与APON、BPON和EPON的区别,GPON的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分析了GPON DBA技术研究的意义所在和研究方向其次对GPON协议模型和功能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介绍了DBA机制的关键概念和实现原理技术基础,并对现有的几种常见的PON动态带宽分配算法进行了归纳比较,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并提出一种改进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分析了这种算法在包时延,网络吞吐量,系统带宽利用率及带宽分配效率等方面的优越性能。该算法基于T-CONT 5提出,将四种类型的业务全部汇聚到T-CONT 5中,但需要在T-CONT 5的DBRu域标明每种类型业务队列的长度,当系统总的可分配带宽大于总需求带宽时,OLT按照业务的权值来分配带宽,当系统总的可分配带宽小于总需求带宽时,OLT根据业务类型的优先级以及业务的需求综合考虑后分配相应的带宽。最后,使用OPNET网络仿真工具对GPON系统的光线路终端、光网络单元、光分路器等关键节点进行建模,利用不同的业务组合,对各种情况下DBA算法的性能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尽量满足多用户的不同业务的QoS,并在包时延,网络吞吐量,系统带宽利用率及带宽分配效率等方面都具有较突出的性能优势。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对内蒙古阿巴嘎旗阿尔音呼都格地区早二叠世侵入岩进行了锆石U-Pb测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对该岩石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给予制约.该区域侵出的花岗岩主要为中细粒文
利用中继技术可以以较低的建设成本扩大无线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另外,当信源-目的节点间直连链路存在时,通过中继协作传输可以获得空间协作分集增益,从而有效地对抗信道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