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淄博是一个古老历史文化与现代工业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同时也是省内文献资源丰厚的重要地区之一。长期以来,这一别具文化特色的地区的藏书史研究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对于淄博古代的藏书史迹进行了初步探求,尤其对山东望族明末户部尚书毕白严家族的私人藏书楼及其藏书情况进行了全面、详细地考索和研究,通过征稽大量史料,结合实地考察采访,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以期对完善明清藏书史、地方文化史学术建构有所贡献。同时,清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曾在毕府坐馆教书三十余年,是毕家数万卷藏书的最大利用者和受益者。本文对蒲氏生平读书、著述资料也进行了稽考和整理,尤其是其对毕府繁富藏书的利用与其文学创造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性论析,希望对蒲文化的相关研究亦能有所补益。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明选题的背景、意义、研究途径和方法,并对淄博地区古代私人藏书史迹作了简要的考述。第二、三部分为全文的主干。第二部分重点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对毕自严家族的私人藏书楼及其藏书情况进行开创性探究,缕析其家族藏书文化渊源,藏书兴盛时期三位重要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及其致书、读书、著书、刻书以及藏书管理、利用的过程;同时对毕府藏书的规模、质量进行了综合考量和评价,对藏书楼的具体位置、建设形制、堂阁名称等建制情况进行了翔实的推究与稽核;然后对毕氏家族著述、藏书的散佚经过作了总结性论述,对遗存书籍现见于文献著录者进行了追踪稽索。第三部分也是全文的重要分枝,重点考察了蒲松龄对毕氏藏书的利用与借重。简要叙述蒲氏早期、在毕府、晚年读书生活,重点考述其在毕府读书、教书、著书的“三书”生活,对其在毕府的读书与著述活动进行分析归纳,重在揭示其文学创作活动与毕府藏书利用间的互动关系,以突出毕氏藏书的质量与文献价值。第四部分为结语,回归文章主旨,抽绎并总结对包括毕氏家族在内的明清时期淄博地区的私人藏书事业的规律性认识,即他们非为藏而藏,非为赏而藏,非为利而藏,而是为读书治学、惠及子孙、绵延书香而藏,他们的藏书活动客观上促进了家族和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对整体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也起到了不可忽视、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