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成语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直义语言,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熟悉度是对非直义语言理解影响很大的因素,国外很多理论都对此提出了相关假设,其中分级显性意义理论是为多数学者认可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对于高熟悉度成语,显性意义即比喻意义已经储存在人类心理词库当中,所以比喻意义高度激活,无需借助或通过字面意义;对于低熟悉度成语,显性意义即字面意义被优先激活。本研究综合分析了隐喻和汉语成语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和前沿趋势,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以汉语成语为研究对象探讨常规成语隐喻和新奇成语隐喻加工区别的事件相关电位(ERP)实验,观察并记录了24名来自四川外国语大学的中国学生理解不同熟悉度的汉语成语的ERP数据(主要观察N400),以期探讨在同一语境下成语熟悉度在成语理解加工中的作用以及大脑的脑区活动。实验首先向被试呈现语境句,然后呈现成语,随后让被试判断探测词的真假。实验使用E-prime1.1软件编程,脑电数据通过Neuroscan4.5和Synaps 2采集、记录并且离线分析,然后将结果输入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发现:四种条件引发的N400效应差异显著。新奇成语隐喻和常规成语隐喻之间的差异在前额和中央区较显著,新奇成语隐喻往往能诱发更大的N400,而常规成语隐喻与字面义成语的加工也存在差异,常规成语隐喻比字面义成语的N400波幅更大。这表明,新奇和常规两种条件的加工机制存在显著差异,新奇成语隐喻的加工比常规成语隐喻需要更多的认知资源。总之,ERP数据结果符合我们的预期,并且为等级显性理论提供了进一步的电生理学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