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在以往几十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比较多地采用了以“灌输式”为主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当时环境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到了20世纪末,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外的思想意识、观念形态大量涌入,大学生的思想越来越开放化、多元化,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进一步增强,以“灌输式”为主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难以满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面对变化了的世情、国情和教育对象,不断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方法、途径和载体,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因此,伴随隐性课程研究的开始,对显性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补充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被重视和开展起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寓于实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各种载体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的,不为受教育者焦点关注和明显感知,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某种思想和经验的思想政治教育类型。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种不同的教育形式,它们既有区别,又是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研究和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适应社会环境发展变化和学生思想特点的需要,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综合国内外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可以发现,这些研究或者缺乏系统性,或者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很少有系统的现实针对性很强的研究。而本文则运用实证调研的方法,在分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和需要处理的关键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全文约三万字,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概述。本章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出发,提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明确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揭示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区别与联系。第二部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可能、现状及问题。本章从理论依据、现实可能两方面阐述了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分析了当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第三部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本章从发挥教师隐性教育的作用、发挥教育对象的自主作用、加强隐性教育的载体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第四部分:处理好隐性教育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本章提出了在隐性教育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三个关键问题,分别是正确处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关系、处理好隐性教育持久性投入与效果的问题、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隐性教育的形式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