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嫩江县三峰山地区铜金矿化特征及找矿方向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ingal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龙江省嫩江县三峰山地区地处中亚造山带东段,贺根山-黑河断裂带西侧,成矿区隶属于三矿沟-多宝山铜金多金属成矿带。研究区出露的地层以早古生代奥陶纪和志留系为主,岩浆岩主要为燕山期侵入岩。区内构造以NW向和NE向断裂、褶皱、韧性剪切带为主。区内铜金矿化主要呈细脉状产于志留系黄花沟组地层之中,矿(化)体产出受NW向断裂控制。围岩蚀变类型包括硅化、青磐岩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高岭土化等,根据矿物组合及矿脉穿切关系将热液成矿作用划分为石英-黄铁矿阶段(I)、石英-多硫化物阶段(II)和方解石-贫硫化物阶段(III)三个阶段,矿化类型属于中硫型浅成低温热液脉型。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I成矿阶段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L)和富气相包裹体(V)两种类型的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67.7~263.3℃,盐度为2.6~5.1wt.%Na Cl eqv.;Ⅱ、Ⅲ成矿阶段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10.3~216.6℃,盐度为1.3~5.4wt.%Na Cl eqv.;显微测温结果显示流体由中低温低盐度的H2O-Na Cl体系热液逐渐演化为低温低盐度的的H2O-Na Cl体系热液。氢氧同位素结果显示三峰山地区的成矿流体可能是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δ18OH2O和δD值分别为11.4‰~16.9‰,-82.1‰~-74.7‰)。成矿流体具有低盐度(1.3%~5.4 wt.%Na Cl eqv.)和低密度(0.75~0.97g/cm~3)的特点,主成矿期成矿压力较低,为22.5~30.6MPa,成矿深度为0.75~1.02km。三峰山地区矿化主要赋存于黄花沟组地层之中,受北西向断裂及岩浆活动控制。三峰山地区的找矿标志主要包括:硅化、绢云母化围岩蚀变;高磁梯度带且中阻高极化异常;Ag、Cu、Au、Zn、As、Sb等元素土壤组合异常以及Au单元素异常。在综合分析三峰山地区地质特征,矿化成因的基础上,结合物化探异常资料,利用矿产资源评价系统,圈定5处找矿靶区,为矿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其他文献
闹枝铜金矿床是一座有望勘探为中型金矿的浅成热液中硫化型矿床,它发育在延边斑岩-浅成热液矿集区内。该矿床的成矿作用研究对于解释延边地区斑岩-浅成热液成矿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对其开展了系统的矿床地质、流体地质、年代学及地球化学工作。矿床地质研究揭示:闹枝铜金矿床10条含金性较好的矿体主要呈脉状赋存于北西向压扭性断裂构造中;赋矿围岩主要为早侏罗世花岗闪长岩与刺猬沟组安山质火山岩;矿化类型包括自然
有关原-古特提斯的演化问题,长期以来都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而滇西三江地区位于特提斯构造域的东侧,拥有着比较重要的原-古特提斯演化的相关地质证据。滇西地区的昌宁-孟连构造带夹于西侧的思茅地块以及东侧的保山地块之间,被认为是分隔了冈瓦纳大陆和扬子地块。带内断续发育有大量的变质单元和蛇绿岩带,记录了原特提斯洋和古特提斯洋形成与闭合的演化过程。但是由于多期次岩浆作用以及构造作用改造,使得该带地质条
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吉林中部头道沟地区和双阳地区石英闪长岩。在野外地质调查、采样和室内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之上,对研究区岩体样品完成了详细的岩相学观察,开展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属于晚二叠世的两类闪长岩均与古亚洲洋壳俯冲相关,结合大量前人对吉林西部(索伦-西拉木伦地区)、中部(开源-长春地区)、东部(延吉-珲春地区)石炭纪-三叠纪的(高镁)闪长岩、侵入岩的岩
为明确天津蓟州中-新元古界沉积环境和古气候,笔者以天津蓟州雾迷山组与洪水庄组为例,在燕辽坳拉谷地质与沉积背景的基础上,结合野外露头,开展其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研究区雾迷山组与洪水庄组整合接触,且雾迷山组与下伏杨庄组整合接触,洪水庄组与上覆铁岭组整合接触。雾迷山组广泛发育碳酸盐台地相,厚度大且稳定并伴有火山物质,地层以富镁的碳酸盐岩为主,夹少量碎屑岩和黏土岩,碳酸盐岩类型韵律明显,发育有大量叠层石。
目的: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实体瘤。在美国,胰腺癌位列肿瘤相关死亡人数第4位,而在中国,则位列城市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8位。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还在持续升高,而五年生存率仅9%。由于大多病例诊断为胰腺癌时已处于晚期以及肿瘤的耐药性,其预后极差。近年来,非编码RNA研究的突破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以及生活质量。非编码RNA包括微小RNA(Micro RNA,miRNA)和长链非
本文以依兰盆地始新统达连河组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剖面实测、系统古地磁样品采集测试分析及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的基础上,对达连河组岩石磁学、古地磁学及古气候演化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古地磁研究结果表明:达连河组载磁矿物为低矫顽力的磁铁矿,岩石磁组构为典型流水作用下的沉积组构。古地磁交变退磁测量区分出了明显正极性和极性反转。在地理坐标下,平均方向为Dg=357.1°,I=59.2°,k=13.1,α95=6.6
本文以辽西兴城地区钓鱼台二长花岗岩和辽南大连地区城子坦片麻状石英闪长岩以及安波花岗质片麻岩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学、岩石学、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原位Hf同位素以及磷灰石Nd同位素分析,确定了辽西-辽南地区新太古代晚期花岗质岩石的形成时代,阐明了其源区性质和岩石成因,探讨了辽西-辽南地区新太古代晚期花岗质岩石形成的构造背景,进
辽东地区广泛出露中生代小岭组火山岩,目前有关这些火山岩的岩石组合、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其所反映的构造背景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本文选择辽东岫岩地区小岭组火山岩作为研究对象,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以及室内显微岩相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LA-ICP-MS锆石U-Pb定年、全岩主量、微量元素以及Hf同位素分析,确定了该组火山岩的岩石组合、形成时代并讨论了它们的源区性质及其构造背景。辽东岫岩地区小岭组火山岩主要
头道川金矿床位于吉林省永吉县境内,大地构造位置上地处华北板块北缘与兴蒙造山带东南端的交汇部位,是吉林中部发现和开发较早但理论研究薄弱的一个小型金矿床。本文在收集区域地质矿产资料和矿区勘查资料基础上,通过野外调研、测试分析和综合研究,查明了头道川金矿床的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示踪了成矿流体和物质来源,确定了矿床成因;开展了成矿岩体的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限
维持表约束网络广义弧相容(generalized arc consistency,简称GAC)的串行传播模式是约束程序搜索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该模式由串行传播算法和串行过滤算法两部分组成,串行传播算法会依次执行在表约束上维持GAC的串行过滤算法。为了进一步提升串行传播模式的效率,本文关注到了并行计算。并行计算是在不改变预期结果的情况下,同时对问题的多个部分进行处理的能力。随着计算机并行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