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临床治疗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mk07js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糖尿病(DM)与一系列的心血管疾病有关,糖尿病(DM)使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了3~4倍,并且急性心血管事件占全部糖尿病病人死亡的一半。糖尿病病人的高血糖、高血压以及血脂紊乱的强化治疗已显示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全球内,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日益增加。据WHO的估计,目前全球已有糖尿病患者1.75亿左右,至2025年将达3亿。美国全国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显示,1988年至1994年糖尿病患病率为5.1%,1999年至2002年达到6.5%,而2003年至2006年增至7.8%;我国糖尿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其占糖尿病的93.7%。糖尿病病人中,高血压发生率高达70%,尤其是老年病人和男性病人。在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占心血管和肾脏并发症的35%~45%,且高血压降低的绝对益处要比在非糖尿病人群中更大。糖尿病和高血压都可诱发慢性肾脏病,二者共同作用加速肾脏损害。尿微量蛋白就是肾脏损害的早期标志物之一,糖尿病肾病可出现尿微量蛋白,高血压肾损害同样可出现尿微量蛋白。因此,本研究探讨三种药联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尿微量蛋白的影响。目的探讨钙拮抗剂(左旋氨氯地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咪达普利)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坎地沙坦)联合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尿微量蛋白的影响。方法高血压2型糖尿病伴尿微量蛋白阳性的门诊或住院病人16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4组:分别用坎地沙坦(4mg)+左旋氨氯地平(2.5mg,n=40)、坎地沙坦(4mg)+咪达普利(5 mg,n=40)、咪达普利(5mg)+左旋氨氯地平(2.5mg,n=40)和左旋氨氯地平(2.5mg)+坎地沙坦(4mg)+咪达普利治疗(5mg,n=40),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结果4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后4组间血压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尿微量白蛋白(UMALB)4组均较治疗前减少(p<0.01),3种药联合治疗组比2种药联合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坎地沙坦+左旋氨氯地平组,治疗前(40.5±9.6)mg/L比治疗后(25.2±6.2)mg/L;坎地沙坦+咪达普利组,治疗前(41.3±10.8)mg/L比治疗后(20.2±6.3)mg/L;咪达普利+左旋氨氯地平组,治疗前(43.3±10.4)mg/L比治疗后(20.6±6.4)mg/L;左旋氨氯地平+坎地沙坦+咪达普利联合组,治疗前(41.7±10.2)mg/L比治疗后(15.6±6.3)mg/L;p<0.05。结论小剂量坎地沙坦、咪达普利及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应用在有效降压同时,能改善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提示有早期肾损害者应尽早联合降压治疗。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