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分析NET基因T-182C、G1287A多态性与重性抑郁症的关联性。2.分析社会心理因素及其交互作用与重性抑郁症的关联性。3.分析NET基因与社会心理因素交互作用与重性抑郁症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严格按照入组排除标准,选取病例组和对照组各281例,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分别对人格、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等社会心理因素进行评估,运用PCR及基因测序方法对G1287A及T-182C多态性进行检测。统计分析使用SPSS11.5进行,基因型分布比较用χ~2检验,单倍体分析用UNPHASE软件实现,可能危险因素的筛选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实现,并利用该模型对重性抑郁中的社会心理因素、基因-社会心理因素交互作用进行分析,通过单独A因素暴露的OR值、单独B因素暴露的OR值及两者共同作用的OR值之间的关系,并结合交互作用系数,判断交互作用存在与否及其作用性质。结果:1.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NET T-182C、G1287A多态性达到遗传平衡(P>0.05),所选样本具有群体代表性。2.NET基因与MD的关联分析:2.1 NET基因多态性T-182C在MD组和对照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128),以T/T基因型为参照,C/C基因型的OR值为1.844(P=0.046);G1287A在MD组和对照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513)。2.2单倍体分析结果显示单倍体A-C在MD组中的分布(13.3%)明显高于对照组(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OR为2.759(1.772-4.296),其余三个单倍体A-T、G-T、G-C在两组间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3.社会心理因素与MD的关联分析:3.1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内向型人格、神经质人格、生活事件、消极应对方式、较少采取积极应对方式进入方程,其OR值分别为4.508(2.774-7.328,P<0.01),7.514(4.328-13.044,P<0.01),2.517(1.535-4.126,P<0.01),2.955(1.490-5.861,P=0.002),4.513(2.637-7.722,P=0.009)。3.2社会心理因素交互作用分析:精神质人格与内向型人格、神经质人格、消极应对方式可能存在正相加模型交互作用,与较少采取积极应对方式、低社会支持可能存在超相乘模型交互作用,与生活事件可能存在负相加模型交互作用;内向型人格与神经质人格、较少采取积极应对方式、低社会支持可能存在正相加模型交互作用,与生活事件、消极应对方式可能存在超相乘模型交互作用;神经质人格与生活事件、较少采取积极应对方式、低社会支持可能存在正相加模型交互作用,与消极应对方式可能存在超相乘模型交互作用;生活事件与消极应对方式、较少采取积极应对方式、低社会支持可能存在超相乘模型交互作用;低社会支持与消极应对方式、较少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可能存在正相加模型交互作用。4.NET基因与社会心理学因素交互作用分析结果:4.1 T-182C与社会心理因素交互作用分析结果:T-182C C/C基因型与精神质人格、生活事件、较少采取积极应对方式、低社会支持可能存在超相乘模型交互作用,与神经质人格、消极应对方式可能存在正相加模型交互作用,与内向型人格可能不存在交互作用。4.2 G1287A与社会心理因素交互作用分析结果:G1287A A/A基因型与精神质人格、内向型人格、较少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可能存在超相乘模型交互作用;与神经质人格可能存在正相加模型交互作用,与生活事件可能存在负相加模型交互作用,未发现与消极应对方式、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1.NET基因多态性T-182C可能与MD发病有关联,C/C基因型可能增加MD发病风险。G1287A与MD发病可能无关联。2.T-182C和G1287A多态性的单倍体C-A可能增加MD的发病风险。3.内向型人格、神经质人格、生活事件、消极应对方式可能与MD发病有关,可能会增加发病的危险性,积极应对方式可能是MD的保护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交互作用。4.基因-社会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研究发现NET基因多态性T-182C C/C基因型与精神质人格、神经质人格、生活事件、消极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之间可能存在交互作用,可能与内向型人格不存在交互作用。G1287A A/A基因型与精神质人格、神经质人格、内向型人格、生活事件、较少采取积极应对方式之间可能存在交互作用,与消极应对方式、低社会支持之间可能不存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