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势”是自然形态将动未动的瞬间而产生的运动趋势,是有秩序的将客观对象的形态与作者主观思维相融合而产生的运动情势,其间赋予了力的伸张和情态的变化。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动势的体现无处不在,在我们举手投足间,不同的动势亦会产生不同的情态,通过主观逻辑思维融入自然万物的运动而转变为艺术动势。艺术动势,通过点、线、面等因素构成有生气、赋予生命力的运动势态。而其中的“势”,被理解为一种运动着的力,或含蓄待放;或张扬四射,其运动的趋势给观者带来不同的感受。动势产生于客观对象形体的组织,其间并没有一定的程式,画面中姿态万千的、变幻莫测的形态变化也正是反映着其作者内心的写照。本论文通过中西方的绘画作品来分析画面中的“动势”。文章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动势”的认识。什么是动势?首先通过对“动势”一词概念进行分析,动势即是客观物体将动未动的瞬间而产生的运动趋势,其间赋予了力的伸张和情态的变化。文章第二部分是关于作品中的艺术动势。我们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千姿百态的自然现象最初都是以“形态”出现在我们的视觉之中。本章侧重强调艺术动势是对“心灵”的体现,通过自然形态转变为艺术动势,再由艺术动势体现出“师造化,得心源”美学思想。文章第三部分是动势与作品的张力。借助中西绘画作品来分析张力,以引而未发的力和凝聚迸发的力这两种张力体现动势下不同的运动势态。文章第四部分是动势在画面中的情感表达,通过“动态”和“静态”两种形态下的转换变化,以唯物辩证法中的“动”、“静”关系来论述画面中形态与内心的动静对比从而表述动势在不同主题画面中所表达出的不同情感;文章的第五部分以结合自身的创作实践来体悟动势变化中所反映出的不同情感,以攀爬为画面的主题,描绘攀爬的动势下所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悟,通过局部动势中的屈伸、交织来烘托出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态。本论文通过分析艺术作品中的动势结合创作实践来论述动势在是心灵与客观物象相撞击而产生的一种情势。在认识活动的过程中,更深层次表现画面中的动势,体悟画面中的情感,从而达到精神上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