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时期,城市大规模扩张,这不可避免的改变城市生态景观格局,扰动区域生态安全,诸多生态问题也伴随而生。协调好城市发展与生态安全之间的平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RS和GIS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景观生态学日趋成熟和完善,区域生态景观格局变化的动态过程与优化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论文以近年大力推进跨江通道建设的南京市浦口区为例,应用遥感软件Erdas及Envi,解译研究区1988年、1999年、2002年及2008年四期遥感影像,采用Fragstats3.3计算景观生态指数,分析了近二十年来生态景观格局及生态服务价值的动态变化。利用SLEUTH模型对研究区2020年的城市用地增长进行了预测,探求跨江通道建设对未来生态景观格局及生态服务价值影响,并利用多目标灰色线性规划法及景观生态学相关原理优化了生态景观数量结构与空间布局,以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生态景观数量结构变化,1988年、1999年2002年研究区生态景观类型以耕地和植被为主,这两种类型占总面积的60%以上;2002年以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比例逐渐增加,其他类型相应减小,且均转为建设用地,到2008年建设用地仅低于耕地面积。 (2)生态景观空间格局变化,景观形状指数在研究区西南方向沿江带及东北部临近主城的镇街较高,以永宁镇、江浦街道、星甸镇、桥林街道最为明显。景观均匀度指数及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相似,总体呈东北高西南低、沿江镇街高于非沿江镇街的格局形势,并随着时间推进,景观均匀度、多样性及异质性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生态景观格局的变化必然导致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研究区各街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以滨江各镇街变化最显著,除老山林场、汤泉街道、永宁镇之外,其他各镇街近二十年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降低趋势。 (3)跨江通道建设下,研究区未来用地扩张主要发生在沿江的各镇街,2020年预计新增建设用地为4128.61hm2,增长幅度为14.76%,研究区景观数量结构、空间格局差异及生态服务价值均发生显著变化。除建设用地外,其他景观面积均减小。景观形状指数以江浦街道、盘城街道、顶山街道减小幅度最大,形状趋于规整简单,景观均匀度指数及多样性指数以沿江各镇街减小幅度最大,景观类型比例差异增大,优势度增加,异质性降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降低趋势,沿江各镇街减小幅度最大。 (4)以综合效益最大化原则下所进行的研究区生态景观数量结构优化中,耕地有所增加,建设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面积没有变化,植被有所减少。按照斑块——廊道——基质景观格局的基本模式,以江浦街道为例的生态景观空间布局优化中,通过改善农田及林地基质,布置生态廊道和重要生态节点,加强敏感区保护,以保障区域城市化快速推进中的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