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中国公共价值的生成及其演变历程 ——基于政府工作报告(1949—2009)的文本分析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shuai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价值是公共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但是由于公共价值研究引入我国的时间尚短,且由于这一概念的抽象性和复杂性,目前对它的研究主要以思辨性和理论性的探讨为主,而与我国当前的国情以及政府公共行政实践相结合的实证研究较为缺乏。公共价值的实质是公民偏好的集体表达,是政府与公民及利益相关者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具体变化而不断发展。因此公共价值的确定和创造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历届政府对公民需求的满足和回应的过程。在一定时期内公共价值的确定能否适应国情促进发展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建设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对我国建国以来公共价值发展的脉络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是促进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的研究基于Whorf-Sapir假设的内容,即语言以及文字是个体关注焦点的外在反应,在此理论基础上,政府的官方文本应当是政府关注焦点的外在反应,基于此本文以对历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文本分析为视角,利用政府工作报告和公共价值之间关系的特殊性,通过对建国以来六十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进行文本分析,依据政府工作报告中所体现出的不同年代所对应不同的公共价值关注度的变化趋势并辅以重大事件的发生找到公共价值发展转折的节点,将我国政府公共价值的演变划分为改革开放前公共价值的发展、改革开放启动期公共价值的发展、改革开放稳定发展期公共价值的发展、和谐社会建设时期公共价值的发展四个阶段,最后总结出我国公共价值的演变的基本特征,并从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国际因素、领导人偏好以及技术因素等方面分析了形成这种特征的原因,并对我国未来形成正确的公共价值提出了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口语交际是语言文字的巧妙运用,现代社会不仅需要我们饱读诗书,更需要我们学会把所思所想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正是引导学生在与人交往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形成文明、智慧的社会交往过程。口语交际的魅力之处就在于,它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对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并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将口语交际内容单独地设立。但是
强制隔离戒毒是特定的行政机关对吸毒成瘾人员进行的教育戒治措施,具有惩戒、治疗、矫治、救助的属性,而建立全国统一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下文中简称统一戒毒模式)则是新时代司法行政戒毒工作由转型到定型的重要举措。本研究从循证治理理论的视角出发,选择Y省F强制隔离戒毒所(下文中简称Y省F强戒所)为调查对象,通过采用访谈法、案例法等研究方法,探讨统一戒毒模式的推行成效、现实困境及其优化路径,以期提升统一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心理与生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开始脱离父母的怀抱而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转向学校生活,同伴间的交往与沟通也成为他们的重要课题。但目前学校出现的大量同伴拒绝现象说明还有很多初中生不会处理同伴关系。有研究表明同伴关系良好的个体往往能对同伴的处境感同身受,即有较高的共情。而同伴间的交往又涉及很多社交技能,特别是感谢的表达。但国内外对感恩、感恩表达与友谊质量及共情联系起来的研究相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便是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截至2017年,我国农村地区仍有大约3046万贫困人口亟需救助,贫困发生率为3.1%。在对贫困问题的研究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不容忽视,而针对这种情况,医疗保险是最好的解决机制。医疗保险是一种医疗消费的财务分担机制,它能够有效地降低疾病所造成的医疗开支,同时也能使得无力就医者得到一定的医疗服务。从1998年以来,我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力日益激烈,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培养更多高阶人才,更有助于国家的快速发展。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需紧跟时代脚步,更新教育仅关注成功学习结果的观念,而忽视失败在学习过程中作用,使得学生的学习仅停留在浅层学习的状态,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失败的经验,帮助学生从浅层学习转入深度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更多的关注学生在一堂课中是否能够掌
面对愈发严峻的就业形势与压力,大学生将传统的就业观抛弃,充分利用高等教育优势与国家政策,参与社会创业,为社会增添更多的就业机会,对于个人或社会,都会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2004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其中明确“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必要性,同时将“深化农村改革”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方式来抓,深入农村创业逐渐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流行趋势。在享受种种政策利好的
在时代的潮流中,多种音乐文化在不断的碰撞与发展,带给人们新的感官享受。其中河南豫剧与民族声乐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两者在保持自身的同时,相互碰撞、相互借鉴融合,使其都能更好的与时俱进,并为各自的创新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拓宽了我国艺术的发展空间。本文以作品《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为例,从四个部分展开对河南豫剧与民族声乐的碰撞分析。第一部分简要概述豫剧与民族声乐;第二部分阐述豫剧与民族声乐是怎
绘本,以其画面丰富生动,语言简练有趣的特点,近年来备受家长与孩子们的青睐。画面与文字相结合讲述精彩的主题故事,其中还蕴含着丰富的哲理。随着许多教育者将绘本逐渐引入课堂中,绘本于写作教学而言的价值逐渐引起重视,许多教师表示可借助绘本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但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选择绘本来进行写作教学的情况很少。教师没有闲暇时间静心研究绘本,教学任务紧,也不能抽出时间进行绘本习作教学。还有一些教师则认为
学位
全面发展是新时期社会给学生教育培养提出的新的挑战,而学校班级作为学生教育培养的重要阵地,已然成为了当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突破口,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探索全新的班级管理方式就显得至关重要。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教育强国的建设作为支撑,要求能切实将教育事业置于国家建设发展的优先位置,构建现代化的符合民众需求的教育。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对社会乃至民族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