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是中国全面向西方学习之发轫,以各类“洋风”建筑为主的近代居住性历史街区是这一时期的特有产物,其格局、风貌都与中国传统的历史街区截然不同,但专项研究较少。由于各种原因,此类街区往往处于衰退状态,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推动其活化与更新。
研究以环境设计作为推动街区更新的手段,通过理论研究、实例调查和总结分析,试图归纳适应近代居住性历史街区环境更新的设计策略,并尝试引入使用者参与的局部设计,与传统的整体设计方式相结合。
研究借用了中国传统绘画常用的手法——“留白”,提出整体设计要留出余地,通过环境设计导则约束和引导使用者自行进行环境设计,促进近代居住性历史街区的自发更新。
研究也提出,在设计层面,应致力于整体设计和局部设计的平衡;在功能层面,应维持居住性和商业性的平衡:最终目标是达到近代居住性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的平衡。
研究选取福州仓山公园路历史街区为实例,运用归纳的策略进行设计,并进一步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