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副反应及生存率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探讨3DCRT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拉米夫定预防性治疗降低HBV再激活和HBV再激活相关肝炎发生率的疗效。方法对10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CT定位下以3~5mm层厚连续扫描,静脉双期碘造影剂增强扫描,精确定位治疗靶区并制定3DCRT计划,使90%等剂量曲线包绕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 PTV)。以SIMENS直线加速器实施放疗,照射剂量2.0Gy/次,5次/周,总剂量50~-65 Gy,照射次数25~33次,总疗程5~7周。回顾性分析69例3DCRT HBsAg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并发HBV再激活的临床特点。所有患者3DCRT前都作基线血常规、肝功能检查、肾功能、AFP、HBV标志物、HBV DNA定量测定。在3DCRT过程中以及之后进行监测,血常规检查每2周检测一次;肝功能、AFP、HBV标志物、HBV-DNA定量测定每4周监测一次,持续2i3DCRT完成后至少12周。110例HBsAg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入选,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患者在3DCRT开始前7天内,口服拉米夫定预防性治疗,100mg,每天一次。抗病毒治疗将贯穿3DCRT期间,直至放疗结束后8周。对照组69例为历史性对照,未接受过拉米夫定预防DCRT性治疗。结果10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率9.7%,部分缓解(PR)率45.6%,总有效(CR+PR)率为55.3%。生存期4~54个月,中位生存期19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9.3%、45.3%、37.4%。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sAg犬态、肿瘤大小、门脉癌栓和T分期为影响生存率的危险因素。治疗期间出现肝脏急性放射毒性反应16例(15.5%),CTC2.0评价1级7例(43.8%),2级6例(37.5%),3级3例(18.7%);1级、2级急性上消化道反应分别为33例(32.0%),21例(20.4%);5例(4.9%)3级上消化道反应,均经治疗好转。RILD共17例,发生率为16.5%。22例(21.4%)HBsAg阳性患者放疗结束后12周内血清HBVDNA水平持续成倍升高,其中17例出现肝功能中、重度损害,死T23例。69例HBsAg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中RILD 12例,发生率为17.4%;HBV再激活17例,发生率为24.6%;HBV再激活相关肝炎发生15例,发生率为21.7%。单因素分析显示,基线血清HBV DNA水平≥1.0×105拷贝/mL为HBV再激活发生的危险因素。对照组69例患者中,CR5例(7.2%),PR29例(42.0%),总有效(CR+PR)率49.2%。治疗组41例患者中,CR3例(7-3%),PR16例(39.0%),总有效(CR+PR)率46.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69例中发生RILD12例,发生率为17.4%;治疗组41例患者中发生RILD6例,发生率为14.6%,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HBV再激活发生率和HBV再激活相关肝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4%、2.4%vs24.6%、21.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3DCRT对原发性肝癌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原发性肝癌患者3DCRT后可以引起HBV再激活和HBV再激活相关肝炎。发生HBV再激活相关肝炎的患者即使及时采用抗病毒治疗,预后依然不良。HBV再激活是除RILD外又一严重并发症,值得引起临床重视。拉米夫定预防性治疗可显著减少原发性肝癌3DCRT导致的HBV再激活,有效降低了HBV再激活相关肝炎发生,无明显毒副作用。拉米夫定预防性治疗对原发性肝癌3DCRT的远期疗效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