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堆肥处理规模化猪场粪污实现零排放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q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冬季和夏季分别进行了以玉米秆、稻草、麦秆三种秸秆为载体处理猪粪水及猪粪水厌氧消化液的堆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堆肥工艺能够消耗掉大量的粪水,用此堆肥工艺处理规模化猪场粪污,可以实现粪污零排放;并且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为规模化养殖场的粪污处理提供了一个经济可行的处理模式。试验结果如下: 1.在每天洒加粪水的高湿条件下(含水量80%)的堆肥仍然能够顺利进行,并能维持较长的高温期(50℃以上的温度);洒加猪粪水的处理高温期比洒加猪粪水厌氧消化液的处理长;以玉米秆、稻草为载体的处理高温期比以麦秆为载体的处理长;鼓风的通风方式对堆肥供氧及温度控制效果最好,而翻堆较差;气温对堆肥温度变化有较大影响,夏季堆肥温度明显高于冬季。 2.以玉米秆、稻草为载体的堆肥,有一个pH下降的酸化过程,随后上升至8以上趋于稳定;以麦秆为载体的堆肥同样也有一个酸化过程,之后上升幅度较小,最后稳定在6~7之间。 3.夏季堆肥各处理的微生物以细菌数量最多,变化幅度也最大;霉菌次之,酵母菌较少,而放线菌很少。纤维素酶初期增加,然后逐渐降低;过氧化氢酶初期较高,随后迅速降低,并维持在较低水平;脲酶活性前期较低,在70天后迅速上升。 4.各堆肥处理的C/N比从堆肥前的32~54下降至堆肥结束时的10~20,T值小于0.5,说明堆肥腐熟。堆肥过程中氮、磷、钾含量呈增加趋势,冬季堆肥后,各处理全氮含量为1.73~1.92%,全磷含量0.60~0.85%,全钾含量1.81~2.71%,氮、磷、钾总量4.22~5.31%;夏季堆肥后,各处理全氮含量为2.71~3.04%,全磷含量达0.73~1.75%,全钾含量达1.89~2.98%,氮、磷、钾总量5.66~7.25%。含稻草的堆肥处理,钾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处理;添加猪粪水的处理,其氮、磷、钾含量高于添加猪粪水厌氧消化液的处理。堆肥后所获得的堆肥产品氮、磷、钾含量均高于大多数的普通堆肥。 5.堆肥过程对蛔虫卵100%杀灭。除冬季的麦秆堆肥和夏季添加猪粪水厌氧消化液堆肥的粪大肠菌值超标外,其它卫生指标均达到了《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7959-87)。冬季堆肥除Pb和Cd的含量超过《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GB8172-87)外,其他有害重金属含量均不超标;夏季各堆肥处理的有害重金属含量均在控制标准之内。 6.秸秆对粪水的消耗率(单位质量秸秆消耗水分量kg/kg)冬季为5.94~6.65,夏季为9.23~9.62。堆肥过程中干物质损失率达65~69%,减重83~86%以上,减容大约86%。
其他文献
就业率是本科毕业生供需的整体状况,就业结构则是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与教学质量息息相关。"985工程"院校各项指标普遍高于"211工程"院校(非"985工程"大学),且前者校际差距较
医药卫生是关系着国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议题。《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但当前
文章对国内某规模猪场2018年4-6月份连续3个月的采用常规人工授精和深部输精的配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人工授精技术相比,采用深部输精配种,受胎率提高1.97个百
目的:评价吸烟与HRCT平均肺密度和空气潴留变化的关系。 受试者与方法:对114例无肺疾病史且无肺部症状的受试者(57例吸烟者,57例不吸烟者)行尽力吸气末及尽力呼气末HRCT检查,
本文首先对海水仔、稚、幼鱼的营养生理,营养需求及开口饲料的研究情况尤其是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然后通过一系列饲养实验对大黄鱼仔、稚、幼鱼的营养生理及其开口饲
作为密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数字签名在信息安全领域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由于具有不可伪造,不可否认等性质,数字签名被广泛应用在包含有身份认证,数据完整性检测等要求的相
"地质界面"是地壳内各类地质单元的边界,它明确了地质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通常也是形成矿床的有利地质空间和载体;"成矿界面"是指地质界面上发生成矿作用的地质记录,记载有成矿
高职院校在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色。鞍山师范学院高职院经过数年的探索,逐渐形成了德育学分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为了完善此模式,该院在探
<正> 景天酸代谢(CAM——Crassulacean acid metabolism)是部分植物中的一种特殊代谢现象。具有这种代谢的植物称为景天酸代谢植物(CAM植物)。景天酸代谢植物都具有下列三个
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和各统筹地区医保衔接政策,深入研究了流动人口基本医疗保险的衔接现状,探讨了当前流动人口医保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并尝试提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