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测配色是建立在色度学的基础上,依据K-M理论,运用一定的算法编译程序,实现颜色配色。荧光染料可明显改善织物的鲜艳度,但由于荧光染料的光学特殊性,已有的测配色软件无法对荧光织物实现颜色匹配。本论文对荧光染料的光学性能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与探索,为荧光织物的计算机测配色奠定了基础。 荧光物质对光具有特有的光学属性,即吸收入射光,而发射出荧光。目前尚没有既简便又可靠的方法从测定值中分离出织物本身的真实反射率和荧光发射的能量。 荧光染料溶液是研究荧光染料光学性质最有效的途径。本论文通过一系列荧光溶液的系统实验,得出:吸收任一波长激发光后所引起的荧光发射的波长区域是相同的;在吸收和发射波长范围内,都有一个最大吸收和最大发射波长;一定浓度范围内荧光染料的吸收与发射都与浓度成正比;吸收能量曲线和发射能量曲线成镜象对称。 对荧光染料染色样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和测定。分析研究了反射率与荧光染料浓度间的变化规律;发射出的荧光能量受光源紫外区激发光能量的影响;从实验结果上否定了由正逆向测定的反射率曲线简单分段连接就得到扣除荧光影响的真实反射率曲线这一说法;定义了荧光发射的表观辐通量,探讨了其与浓度之间的关系。应用E.Allen的方法,求解出了荧光染料的真实反射率,并通过真实反射率的求解结果,进一步初步研究了荧光染料的荧光量子效率。对荧光染料的色度坐标进行了求解,并绘制了荧光染料的色品图。 利用双通道模型,扩展了K-M理论,使其适用于荧光染料。假设吸收光波长与发射光波长不重叠,上下光路荧光发射一致,荧光发射能量与所吸收的光源能量成正比,比例系数为荧光量子效率。推导出了吸收区荧光量子效率的表达式。用荧光量子效率的求解公式,代入一系列实验测定结果,计算出了荧光量子效率;分析讨论荧光量子效率的变化规律,量子效率不随吸收波长和浓度而变化,表现为一个固定值;在碎灭浓度范围内,荧光量子效率也不随浓度而变化。 比较了两种不同的荧光染料光学模型的差异,并比较了两种荧光染料模型求解出的荧光量子效率的值。结果证明这两种光学模型解得的荧光量子效率高度 一致。 对荧光染料和含荧光增白剂的织物的测配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三波段式荧光染料的配色新方法,即对荧光染料的配色从吸收区、发射区和无影响区三个区域不同区域不同处理,最后得出配色结果。实验结果本方法切实可行。平均色差不超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