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特殊体质者死亡案件的因果关系研究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phi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致特殊体质者死亡案件引发舆论关注,由于司法机关往往以传统的偶然因果关系说对因果关系作宽泛的认定,导致此类案件有罪率过高,同案不同判大量存在,影响司法公信力。本文第一章介绍了三个致特殊体质者死亡真实案例,这三个案件案情类似但判决结果却截然不同,通过对判决不一致的原因以及审判过程中控辩双方的观点进行分析,归纳出此类案件的争议焦点为行为人的轻微伤害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有无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本文第二章对致特殊体质者死亡案件因果关系的理论选择展开分析。第一部分首先阐述致特殊体质者死亡案件的界定及司法现状,通过对体质、特殊体质等基本概念的阐述,结合学界的通常表述,引申出致特殊体质者死亡案件的基本定义,并通过大量的审判实例分析了此类案件的特征,从而界定何为致特殊体质者死亡案件。其次分析此类案件的司法现状,得出致特殊体质者死亡案件在实务中有罪率过高,其原因是我国司法机关对于致特殊体质者死亡案件的因果关系,主要采用偶然因果关系说认定行为人行为与被害人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第二部分对国内外刑法因果关系主要学说进行分析比较,对条件说、相当因果关系说、客观归责理论、双层次因果关系理论、国内传统的必然偶然因果关系及学界的最新主张逐一介绍研究,通过分析比较,从因果关系研究的本质为归责及在司法实践中的更具操作性出发,得出客观归责理论是认定此类案件因果关系的最佳选择。本文第三章以第二章研究所得出结论,以客观归责理论对本文三个案例中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三个案例中行为人的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结果具有事实因果关系,但行为人未创设被害人死亡的危险,不能对行为人归责,该三个案例行为人的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结果均不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本文第四章结合前文研究,提出相关启示建议。由于此类案件判决不公主要原因是司法机关对因果关系认定不一、死者家属对司法的严重干扰,笔者认为应构建基于客观归责理论的因果关系判定流程,对因果关系的判定分为归因与归责两个阶段,并对被害人所受直接外伤程度作出鉴定;由于大部分案件中行为人对被害人的特殊体质没有特别认识,根据客观归责理论,不能进行归责,行为人的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无因果关系,行为人将被认定为无罪,为排除外界特别是被害人家属对办案的干扰,司法机关必须坚持其独立性,严格依法办案,同时落实国家司法救助制度、法律文书应对案件中的因果关系进行阐述分析。
其他文献
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从办学规模,招生人数上,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焦点问题,也阻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本文从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压
大学生公益创业,不仅是将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创造性地融合的过程,而且为大学生未来发展提供了诸多契机。对上海8所高校20个大学生公益创业项目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公益创业有三
2015年11月24日至26日,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隆重召开,习近平主席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标志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进入实施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对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高
报纸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是提高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效率、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保障高等教育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我国目前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性程度还不高,还不成熟
电子信息处理的高效性非常关键。我们必须利用计算机技术使得电子信息控制的质量得以保障,以期提高电子信息处理的效率。针对在电子信息控制和处理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情况进
本报西安3月27日专电(驻陕记者韩宏 通讯员陈永辉)陕西省文物保护工作者近日在地处秦岭山脉的镇安县茅坪镇五星村一处山腰上,发现一座元代密宗寺院——毗卢寺遗址,专家推断遗
报纸
隔代抚养虽然有不足和弊端,却是富有生命力的抚养模式,不能轻易否定隔代抚养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在隔代抚养中,我们要圆满的是两个道,即慈道和孝道。让隔代抚养回到爱子有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rnoniae,Sp)是一种条件致病菌,40%~50%健康人群及动物可携带,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肺炎链球菌将透过黏膜防御体系,从黏附部位下行至肺或者进入血液引起细
随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改变,对美的追求已经不再局限于艺术品的欣赏,而是要求美的元素与日常生活内容相融合。书籍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要提高书籍对读者的吸引力,就
电影语言以其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构建电影故事。在字幕翻译教学中,分析电影语言中的言语信息,尤其是非言语信息在电影中的功能,有助于学习者准确把握电影语言,提高字幕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