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化”的复兴——视觉设计元素的发展趋势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dlcp05030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平面设计领域的新风格层出不穷,在求新求变的思潮影响之下,视觉设计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平面到三维的拓展、元素与组合的共存、多媒体互动的延伸,都是在设计形式多样化背景之下脱颖而出的新风格代表。近年来出现的利用“方”形基础元素进行规律排列的设计作品屡见不鲜,并且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视觉风格,我们将这种风格命名为--“格式化”。它作为众多新兴设计风格的一个分支,以飞快的发展速度,出现在设计领域的各个方面,呈现出一种未经归纳的特征和规律。 本文对大量零散的“格式化”风格作品进行了分析,运用文献查阅、资料分析法、演绎法、比较法、个案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归纳总结出“格”元素产生的现代背景及历史原形,旨在阐述传统文化中的方格元素对现代“格式化”设计风格的影响,传统与现代创造性结合的表现形式,以及“格式化”风格在现代设计实践中的拓展途径。文中提及的“格式化”设计风格具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格”--格子,以正方形单体为基本元素的平面设计样式,即“方格子”样式。二、“格式化”--方形元素依据某种规则进行组合的风格形式。 “格式化”设计概念的提出和理论研究,对近年来出现的“方形设计”的风格加以明确的定位和归纳,强调了“格式化”设计中“格”的显形呈现和隐性传达,对该风格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拓展提供了一个概括性的总结。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以来,毛衫的外穿化、休闲化、时装化趋势顺应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在现代服装中,占据了越来越高的地位,成为现代人着装方式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大工业时代产生了标准化
学位
随着当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手机电脑等科技产品仿佛一夜之间走进家庭,在科技产品不断精益求精进行技术的改良,大量满足着人们的物质需求的同时,艺术也正一步步的走进家庭生活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特别是随着人们审美能力的需求,相对物质文化的多样丰富而言,人们对艺术的追求显得更加迫切,对艺术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水彩画艺术的出现正好弥补了人们的审美,拉近了人与艺术的心理距离。放眼中国艺术市场,艺术品琳琅满目
学位
20世纪90年代中期,西方女性主义思潮来到中国,为我国的艺术领域和教育领域带来一股新鲜的空气。中国的女性艺术家开始更加自由和不受拘束地表现她们对世界、对人类、对自然的感
自1978年理论界提出了住房商品化、土地产权等观念以来,中国的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已经经历了重重考验,逐步趋于成熟的阶段。伴随着房地产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行业的衍生物一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