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管理哲学领域出现了一个重要变化:为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提高市场渗透力,企业逐渐开始区分核心和非核心的业务并将发展的重点集中于自己的核心业务。为了有效的竞争,企业应该关注哪些方面是自己做的最好的,什么可以增加自身价值,如何保持自己做的最好的那一部分,哪些方面又是自己没有做好的,做的不好的又如何改进。在企业专注核心业务的过程中,哪些做的不够专业的非核心业务外包给能做好这些事情的专业组织成为多数企业普遍的选择,IT外包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治理模式。随着外包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外包企业在快速成长发展。同时IT外包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在不断发生变化,IT外包服务提供商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IT外包环境。因此,外包服务企业能力建设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IT外包服务提供商为研究对象,从外包服务的角度关注企业的能力及其演进规律是本研究的重点。本文从IT外包服务企业业务流程构建的角度,融合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Based Theory,RBT)和动态能力理论(Dynamic Capabilities Theory,DCT),采用多理论交叉互补的研究模式,运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业务模型构建与分析、访谈调研与实证研究的方法,深入分析了企业IT外包服务能力模型的构成要素和要素的构成关系,构建了多理论交叉互补的企业IT外包服务能力分析框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企业IT外包服务能力的构成和不同规模的IT外包服务企业的能力差异进行了研究。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绪论和文献研究。绪论部分在分析IT服务市场的现状、我国IT外包服务的发展状况与竞争地位的基础上提出了IT外包服务能力建设是提升我国企业外包竞争力的关键的观点。文献研究部分,从外包的概念及其演变入手,分析了IT技术的发展路径,总结了IT外包的起源、发展、现状及发展模式,梳理了当前IT外包的研究脉络和主要问题。第二部分主要为论文的第三章,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界定了IT外包和IT外包服务能力的概念、内涵和外延,并对IT外包服务与IT服务外包进行了概念辨析,解释了IT外包服务能力的定义构成。(2)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动态能力理论和服务科学理论构建了IT外包服务能力(ITOSC)的多理论互补分析框架。(3)提出了基于业务流程模型的ITOSC分析框架,从IT外包服务提供商业务流程的角度分析其业务流程的关键节点,把关键节点的关键能力,作为构建IT外包服务能力模型的主要维度。第三部分为本文的第四章模型构建。在企业IT外包服务能力要素模型构建的过程中,对IT外包服务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文献分析,得到了文中的要素匹配关系表,并通过访谈,对要素匹配表进行了整理,提出了IT外包服务提供商的业务流程模型和关键流程节点能力。最后,综合学者提出的IT外包服务能力要素和从实际流程出发的IT外包服务能力要素辨析,结合RBT和服务科学理论,构建了本文的IT外包服务能力模型,融合RBT和DCT理论提出了能力演进模型。第四部分为本文的第五章和第六章,主要对第四章构建的两个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本部分内容在设计科学合理的调研程序的基础上,课题组一起讨论设计了问卷,选取了问卷发放对象和区域。通过问卷的前测进行了问卷修正,完成正式问卷的发放并利用SPSS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信度、效度、因子和回归分析,形成企业IT外包服务能力模型;同时,对样本数据进行了企业规模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能力演进模型。第五部分总结与展望。总结全文,指出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研究的方向。通过对企业IT外包服务能力模型与演进的研究,本文的主要贡献包括4个方面:(1)从IT外包服务提供商的视角,以业务流程理论为本,融合资源基础理论、动态能力理论和服务科学理论,深入辨析影响IT外包服务能力的要素构成和要素结构,提出了新的多维度的理论分析框架,扩充了IT外包研究中的供应商视角。(2)通过案例访谈研究的方式,分析了IT外包服务提供商组织结构的共同点,辨析了其构成要素,归纳了IT外包服务提供商决策机构、支持委员会、IT外包项目团队和IT外包支持团队四个方面的组织结构,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我国IT外包服务企业三个阶段的IT外包服务业务流程模型,丰富了IT外包服务提供商视角的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研究。(3)通过分析学术界对IT外包服务能力要素模型的定义和实业界对业务流程关键节点的能力需求,提出了企业IT外包服务能力模型和基于企业规模的能力演进模型,紧密地融合了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成果,扩展了企业IT外包服务能力研究的路径。(4)从实证的角度辨析不同规模的IT外包服务企业的能力结构,并通过分析挖掘其能力结构的关系和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