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1904-1991),美国犹太裔作家。1978年,由于“他的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艺术既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辛格获诺贝尔文学奖。辛格非常关注他所处时代的社会状况,他的作品反映了人们的孤独、恐怖和痛苦。他写作的目的就是让读者认识到现代人的精神困惑和身份危机,呼吁人类回归信仰。辛格在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中说:“在当代,严肃的作家必须关注他的时代的问题。在今天,宗教的力量、尤其对启示的信仰,比以往任何世代都要脆弱。青少年日益丧失了对神、对赏与罚、对灵魂不朽的信仰,他们甚而拒绝相信伦理道德的作用,家庭正日益丧失了它的精神基础。现代人的失落、孤独和卑微感,以及对战争、革命的恐惧,无法因为任何一项技术进步而缓和。我们这一代不只是不信神,对人类自身、对它的各种制度、甚而是对身边最亲近的人,都失去了信心。对于一个创造力旺盛的人,他的悲观不是颓废,而是对人类救赎所报的一种热烈的情感。作者在创作的同时,也一直在探求永恒的真理,探求存在的本质;他在努力用自己的方式求解时间和变化之谜,为苦难寻找答案,在布满罪恶和不义的深渊里让人去看爱的光芒。”本篇论文旨在分析辛格小说中的信仰主题。辛格关注现代人类的精神困惑与信仰危机,试图给人类指明一条救赎之路。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其中正文部分由五章组成。引言部分是对作者和其作品的介绍,以及研究现状。第一章分析了辛格的生活背景和他父母对他的影响,包括他的成长经历和文化根基。这一章有助于读者理解辛格对信仰的态度。第二章展示了犹太历史和犹太教衰退在辛格作品中的体现。第三章通过对辛格作品中人物的分析,揭示了犹太传统和信仰逐渐解体后犹太人面临的身份危机。第四章分析了辛格笔下主人公的经历绝不仅仅是个人的命运,而是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第五章阐述辛格的救赎之路及对人类最终回归的呼吁。最后通过对辛格笔下的犹太人物的分析,我的结论是:辛格所认为的虔诚的信仰并不在于外在的形式,而是一种内心深处对宇宙万物的爱和对超然力量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