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柝声神学人论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sumest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倪柝声是二十世纪华人基督教界最重要的教会领袖与神学家之一。他的神学思想不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华人基督徒,并且在世界基督教范围内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在所有有关倪柝声神学思想的研究当中,人论一直是个备受关注的议题。过往对倪氏神学人论的研究,主要以倪在1928年完成的《属灵的人》一书为文本,对倪所提出的三元人观、属灵成圣观等等思想进行分析与评论。这些内容是倪氏神学人论的重要部分,但呈现的只是倪早期的人论思想。倪氏的神学人论在1928年之后开始发生转变,他以"神永远的旨意与计划"为视角,将人纳入到这个关乎神的宏大旨意中重新审视,使其人论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从《属灵的人》关注如何成为"属灵人",到关注如何达成"神永远的旨意与计划"以成为"神的儿子",这种视角的转变,不仅使其神学人论突破了"以人为中心"的限制,也使他的神学格局与关怀获得了质的突破与飞跃。本文第二章以"属灵人"为线索呈现了《属灵的人》中的人论思想,并在第三章中以成为"神的儿子"为线索考察了在新的视角下倪对人的思考。这两章一方面还原了倪氏神学人论的全貌,另一方面也揭示了视角转变下所引起的人论的发展与演变。随着倪氏对"神永远的旨意与计划"的认识的深化,倪氏人论进一步被纳入为教会论的内核。倪氏神学也最终呈现为一个以人论为内核、以基督为中心、以教会论为外表,以实现荣耀基督、彰显基督、在基督里合归为一的神永远的旨意的神学体系。人论不仅是教会论的内核,同时也是支撑整个神学体系的基石。本文第四章通过对教会本质的相关分析,呈现了人论与教会论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人论在倪氏整个神学体系中的地位。本文在第五章对倪氏神学人论所引起的争议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议。倪氏所提倡的三元人观在对"灵"与"魂"的论述当中都存在着自相矛盾之处;倪的人论具有二元化倾向、亚米念主义与律法主义倾向;由于倪氏在论述中过分强调救赎在神永远的计划中的补救地位,削弱了救赎的意义,进而改变了福音的内容与性质,动摇了救赎在基督信仰中的核心地位;倪氏的人论思想中有着浓厚中国传统伦理意味,无论是成为"属灵人"还是成为"神的儿子",其论述思路与儒、释、道的修养进路都极为相似;面对如何评价倪氏神学人论在内容上的原创性不足问题,本文认为要从倪对自我的身份认定、倪氏人论的最终根据以及基督教神学的本质方面入手,公正地看待,同时也要注意到倪氏神学人论在神学表达上的创新性以及他所开创的属灵话语体系的价值;最后,本文简单评价了倪氏神学人论对华人基督教界以及世界基督教界的重要贡献。
其他文献
过度实施学业考试这一困境在清末民国时期已有所体现。基于对《教育杂志》文本的分析,发现从清末到民国时期,中学学业考试的目的从单一走向多元;学业考试的内容与类型逐渐丰
以新疆玫瑰花为研究对象,建立玫瑰花中二十八烷醇的GC-FID检测方法。样品经提取、皂化和浓缩后进行气相色谱分析,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二十八烷醇的含量。结果表明,在4
目的总结分析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诊治的98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58例存在睡眠障碍,40例无睡眠障碍,评估
本文对成都平原夏商西周时期小平底陶罐进行了细致的类型学研究,将其划分为两期六段。在此基础上,结合数量、形制特征和分布范围,梳理出成都平原小平底罐发展和衰落的清晰脉
新世纪的世界是如此的令人心旷神怡,展现在人们视野中的是一幅幅日新月异的画卷。高科技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力,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正引起世界巨大的变革高新技术企业所在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移动通信网络得到迅速发展。AdHoc网络作为移动通信网络的一种类型,由于其可以在没有网络基础设施的情况下提供一种可用的通信支撑环境,近年来得
由于上海地区穆斯林人数的增加,宗教上的需要,元末至正年间,上海地区建造了这里第一座清真寺——松江清真寺,这也正式拉开了上海地区伊斯兰教发展的历史帷幕。虽说此时这里的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李尔王》塑造了各类"疯癫"人物形象,他们身上具有"疯癫"和"觉醒"并存的特质。这类人物不仅是戏剧情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传达着某些观念和思想
最近,笔者听了一级市级公开课,课题为苏科版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新授课,觉得这是一节难得的好课.现将本节课的部分教学片断、设计意图等加以介绍,并谈谈笔者的一些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正值由传统到现代的社会转型。考诸史实,我们可以发现在清政府于20世纪初大规模教育改革之前,基督教教育已经建立起来;甚至在民国时期,基督教教育在中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