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70年代语用学从所谓“帮闲学科”跃升为语言学中的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随着“人文主义”的复苏,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语用学的研究。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研究的重中之重。其中,言语主体又是言语行为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是言语行为中诸多要素中的主导要素,是连接话语中语用因素的中间环节。Ю.С.Степанов认为主体性是语言最主要的特性,是贯穿其它一切方面的特性,正是语用学将其真正地凸现出来。 言语主体是用语言表达思想的人,是言语行为的重要成素之一,也是制约言语形式的重要因素之一。离开了言语使用者,言语便不存在了,语言将成为乌有。离开了使用语言的人,一味去研究语言内部的构造和部件,既不能解决人们使用语言的实际问题,也难以将语言的内部构造搞清楚。当今,随着跨学科、边缘学科的发展,对于任何事物都不可片面理解、孤立研究,而必须是多方面、多角度地看问题。正因如此,对言语形式的研究应结合言语交际中的说话人的因素,而不象以往只注重结构的完整及语法的准确,忽略“人”的因素。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探索言语主体—人对言语形式的制约。 本文以语用学理论为基础,论述了言语主体的诸方面因素对言语形式的影响。阐述了言语主体的的情感、态度、目的、自身特点、对事物的认识差异等因素对言语形式的制约。 全文共四部分: 第一部分:导言。在这部分作者阐释了言语行为理论、它的基本成素、各成素之间的关系及在语用学中的作用,阐释了该问题研究的历史、现状及本文宗旨。 第二部分:言语主体与言语形式。在这一部分作者分析了言语主体及言语形式的概念、言语主体在语用学中的地位、论述了言语形式的生成过程及言语主体与言语形式的关系。 第三部分:论述了言语主体诸因素对言语形式的制约。在该部分作者从主体的情感因素、主体对事物的态度因素、主体的言语目的因素、主体的自身特点因素以及主体对事物认识差异五个方面比较详细地分析了主体因素对言语形式的制约。 第四部分:结语。在这部分作者在正文论述的基础上作了几点简短的结论,即:一个正确的、恰当的言语形式的产生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言语主体对言语形式是有重要的制约作用的。言语主体应根据表达需要、交际目的、交际场合等需要选择最贴切的表达方式、最恰当的言语形式进行成功的交际;此外,言语形式的生成也有意无意地受言语主体本身的世界观、思维方式、表达习惯、情感态度、认识角度等因素的制约。了解言语主体对言语形式的制约,对语用学理论研究有价值,对日常交际与语言学习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