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乡统筹的市域空间重组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b332145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等新的发展背景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水平加速,我国一些发达地区(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用地不断扩展,乡村城镇化快速推进,城乡地域空间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另一方面,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新的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的战略思想,这就需要从城乡统筹发展的角度来研究区域发展,通过城乡空间的重组来化解城乡空间产生的冲突。 本义拟在对当前城乡发展背景及城乡空间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城乡空间演变的历史阶段及其对应阶段的空间特征,进而指出城乡空间演变是由低级共生走向高级融合的过程,并提出要达到高级融合状态所必须树立的城乡空间重组理念,然后对国内城乡一体化规划和国外相关规划进行分析,总结出基于城乡统筹的市域空间重组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借鉴相关的模式,探讨城乡空间重组的模式;最后以嘉兴为例,对其市域城乡空间重组提出措施和建议。文章分为7章。全文近5万字,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章节: 第一章:绪论部分。本章通过城乡空间重组的背景和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引出了文章的论题,并对“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空间演化”与“空间重组”进行了概念辨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第二章:城乡空间关系演变阶段的划分及其特征。本章通过对资料的分析与归纳总结,概括得出城乡空间发展六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即城乡空间起源时期、城乡空间共生时期、城乡空间分离时期、城乡空间对立时期、城乡空间平等发展时期、城乡空间融合时期,指出城乡空间最终将由低级共生状态走向高级融合状态,并对各个发展阶段下的城乡空间特征进行了概括总结,同时分析得出了城乡空间从分离到融合各阶段大致的城市化水平,为判断城乡空间发展阶段提供了依据。 第三章:城乡空间重组理念,提出了在进行城乡空间重组以实现城乡空间融合时,必须树立的重组理念,即统筹城乡理念、生态持续理念、集约用地理念。 第四章:城乡空间重组规律。本章收集了国内数个城乡一体化规划和国外相关规划资料,从城乡空间重组的背景、对象与范围、目标、主要内容、重组结构几个方面进行了概括总结,并在其基础上分析得出城乡空间重组的规律,为下文进行城乡空间重组的模式探讨提供理论基础。 第五章:城乡空间重组模式。在前两章分析的基础上,本章通过借鉴相关理论模式,提出了基于城乡统筹的市域空间重组模式,即“网络式城乡集中发展模式”。 第六章:基于城乡统筹的嘉兴市域空间重组研究。本章是论义的核心研究内容二、三、四、五章在嘉兴地区的体现。本章从嘉兴市域城乡空间重组的条件、嘉兴市域城乡空间的演变历史及城乡空间发展阶段的判断、嘉兴市域城乡空间重组内容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成果的实证研究。 第七章:结论与讨论。本章指出了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需要继续完善的内容。
其他文献
风水是古代中国人择居的思想理论体系。其中最核心的是古代中国人的哲学本体论和追求生命意义的人生观。其次是由这种本体论而产生的方法论及思维模式,即如何到达理想彼岸的思
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民整体的居住环境质量也相应快速提升,住区的整体环境与建筑风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建国后相当一段时间以满足
信息时代的发展,工作者的办公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使得对办公空间交流性、空间舒适度以及办公环境品质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开敞、高效、生态健康的办公场所将是办公建筑设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而城市污染也正以与其相同或更快的速度扩展。工业化造成的水污染得不到解决,各类开发区和房地产活动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已直接威胁
伊朗历史荟萃了丰富的建筑杰作,比如 Sassanid时代(540 AD)的“Tagh-i-Kasra”以及那个年代建造的规模最大的墓穴。  经过1400年前阿拉伯人的劫掠,那时曾经是索罗亚斯德教徒
城市建成区现实存在着大量小规模居住地块,与城市既有环境关系密切。在缺乏相关理论指导的情况下,小规模居住地块的规划设计往往只注重自身环境的营造,缺乏对城市整体环境的考量
我国是自行车大国,自行车人均拥有量和绝对数量均位居世界前列。自行车交通作为我国城市综合交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自行车交通在欧美
水系对于城市的起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建设强制性的改变了河流水系自然演进过程,城市水系日益衰退,生态环境恶化;矫揉造作、僵硬突兀的人造景观
网络教学资源是开展网络教育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网络教育的逐步拓展,网络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教学资源的有效管理成为开展网络教育的关键。数字技术在教学管理方面已经得到广泛
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不同自然环境形成了多样的文化传统,也造就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独特的历史建筑、历史村镇和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村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