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讨了中国的儿童网民群体目前的发展状况,研究了中国的儿童网民对教育性网站上图像广告的辨别和理解,以及他们对网站原作者和原作者发布广告的目的的理解,调查了当儿童网民看到作为广告的品牌网站时,他们是否能够辨别出网站的赞助者,以及他们是怎样看待网站提供信息的主要目的。
本文研究中的实验参与者是某公立学校35个五年级的有网络经验的儿童。在对他们的实验调查中,研究者为他们演示了四个商业性教育网站中的图像广告,并要求他们回答特定问卷上的问题。这四个网站包括一个儿童品牌网站,一个儿童收费教育网站,一个综合网站的儿童板块,以及一个涵盖儿童群体的专门性网站。网站的内容包括产品促销,娱乐,信息,以及教育。参与者们被要求描述这些网站的内容,辨别网站的作者,解释这些网上信息的目的,以及辨别某些广告。他们的反应被编码起来,本研究所使用的编码方案参考了2000年Curran.M.C关于儿童对电视以及网络广告的研究中所使用过的编码方案,以及2003年Kathryn Lynn Morrison关于儿童对网络上集合教育、娱乐、信息和广告为一体的综合产物的认知研究中所使用过的编码方案。
结果显示,研究对象不能将网络上的图像广告与教育性内容清晰的区别开,他们对发布广告的网站作者以及广告劝服的目的没有一个确切的理解,参与者们主要认为这些网站的目的是告知性质的,而并非是商业性质的。这个研究的结果对传播学者,政策制订者,网站设计者以及教育家应有所启发。目前对儿童上网接收广告的引导是相当脆弱的,网站设计者对儿童传播有目的或无目的的信息是没有受到外来监控的。传播学者也应当对儿童网民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